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不恰當的處理

可誰料離衍剛想上前安慰一番,離沉嶽卻冷冷地將他拒絕了:“我不想同你說話。”

“小嶽!父親都快急死了,你怎麼能這樣說!”離沉嵐為離衍鳴不平道。

“小嶽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過兩天我會詳細同你們解釋。”離衍臉上的感傷一閃而過,看不出喜怒。隨後他轉過身低聲道:“小曦你隨我來一下。”說完便走了出去。

穆煜曦使勁揉了揉眼睛,看看離沉嶽又看看離衍的背影,也咬著下唇跟了出去。

“叔叔,您別說了我都知道。這次是我大錯特錯了!”天井內,離衍還未開口,穆煜曦便已直視著他的眼睛,語氣堅定地說道:“我會努力重新贏回您的信任!請您答應讓我留在這,至少……直到救出我母親為止!”

“小曦你……放心吧,我會立刻制定計劃,救出你的母親!你可以一直——”離衍本也已想得清楚,想用這番話彌補一下自己之前的武斷魯莽。可話未說完,穆煜曦竟頭也不回地飛奔了回房,眼裡的淚珠卻止不住地灑向身後。

離衍在後面看著她跑遠的背影,想要追上去,卻還是沒有邁出腳步,只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之後誰也沒再提起過這件事,穆煜曦便這樣不明不白地繼續留了下來。可這件事卻不似離衍所想的那樣就這樣了結了。

【離衍東海岸?蟠螭備用基地】2018年02月18日07:26

兩日後,離衍將兩個兒子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既然穆煜曦留了下來,離沉嶽的情緒也平複了下來。但他心中同離衍的芥蒂卻沒有因此而解開,他的身體也仍沒有從昏迷的後遺症中恢複過來,顯得有些精神萎靡。

“‘窺’,是我在創業之初的考察活動中無意發現的。這其中的經過,沉嵐對小嶽你應該多少有了些交代。發現‘窺’的遺跡,絕對可以算得上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可能對人類歷史斷代所産生的影響,甚至比金字塔、秦陵、巴比倫古城的發現更為重要!可我一直都無法也不願意將它公佈於眾……”離衍開始向兄弟二人解釋道。

“眾所周知,人類的身體是三維的具象。而‘窺’卻向我生動地證明瞭人類的意識是四維甚至多維的抽象。愛因斯坦晚年曾說過: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而佛教中的輪回轉世之說,可以說十分準確地描述了人類意識在空間、時間內的迴圈往複。

實際上不僅僅是佛教,從古至今,各大文明都有很多文獻,也都證明瞭人類有區別於肉體之外的意識,也就是所謂的靈魂。從少有文字記載的北歐、印加文化,到埃及的《死者之書》與印度的《吠陀經》《楞嚴經》,再到中國古代的道教,以及歐洲的基督教,無論是口述言傳的神化故事,還是白紙黑字的詳細記載,都是古人對能夠感知的多維意識最好的證明。

而進入20世紀以來,全球各地有記錄的所謂瀕死體驗也越來越多。並不是之前沒有記載——各民族流傳的的被附身,或是起死回生的靈異故事,其實便是古人眼中的瀕死體驗。

簡單點解釋:理論上靈魂在某種層面來說,應當類似於宇宙間永恆存在的一種能量。假如一個人的靈魂脫離了三維的身體,就可以在四維空間內自由移動。可是在自然條件下,這種情況並不可能發生,因為多維世界中每個高維度,都需要依靠其下的低維度來提供支撐,好比點能構成線,線構成面,面才能構成立體。三維世界之於四維世界,便如同是地基之於摩天大廈。

但是,當三維的身體無法繼續維持靈魂活力的時候,這種高維度能量便能暫時脫離軀殼的束縛,從三維空間跳躍進入了四維空間。有些人的身體被挽救回來,所以靈魂又被拉回回到了身體這個基座上,重新站了起來;而有的人隨著三維空間裡軀體的死去,靈魂再也沒有下層地基的支撐,所以也就被迫滯留在四維空間了。即將和已經脫離軀體的靈魂,均不再受三維空間的限制,反應速度和接受的能力都會成倍地增長。所以古人會有去世前回光返照的說法,讓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回顧整個一生。

停留在四維空間的靈魂並沒有消散,而這些能量是否能夠互相交流,是否能夠繼續影響當前這個世界都不得而知。我所能夠肯定的是,這些能量需要找到新的身體作為基礎。而這一過程,使得已經適應了快速思考的這股靈魂能量,突然被三維的軀體所束縛,導致在四維空間內的大量記憶和思想都被封閉起來。而這也恰好符合中國千百年來轉生輪回,而又忘卻前世的理論。

至於為何有些人經歷過瀕死體驗後,性格大變,記憶也出現了混亂。我猜想是由於在靈魂進入四維世界的過程中,由於接收到的資訊太多而沒有進行篩選,導致同一靈魂能量在時間座標中的不同記憶,在回到三維世界時出現了能級的交疊和錯位。通俗點來說也就是前生和今世被搞混了。

‘窺’便是一門可以在身體機能正常工作時,將靈魂暫時分離出來的技術。在‘窺’中,時間成為了新的緯度變數——雖然控制方式仍然在研製中,但從理論上說“窺靈瓏”內的時間維度一定是可控的,否則我也不可能幾次三番都看到同一個人,獲得連續的資訊。”

離衍的一番解釋,已經將兄弟二人聽得目瞪口呆。

“‘窺靈瓏’的核心技術並不是為父發明的,而是為父根據在‘窺’中獲得的技術資訊,用現代工藝將遺跡中損壞的盤狀裝置複製出來並改造罷了。無論是誰,我認為他建造‘窺靈瓏’的初衷,是為了改變歷史的走向,而這也正是為父重建‘窺靈瓏’的目的。

你們一定奇怪“為父到底在‘窺’中到底看到了什麼,不惜與空戰署在‘極晝計劃’上如此糾纏。這一切都要從1993年的5月20日發生的一切說起,第一次的‘窺’讓為父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