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章 父親的筆記(其一)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伊耆南疆?密谷】新紀元

行了約有半天功夫,果然前方出現了一座高山,山上掛著一條白練,水聲澎湃。野人們回頭看了看伊耆,便一頭紮進了瀑布中。伊耆大喜,急忙跟著鑽了進去——這條瀑布後面,便是尤的大本營所處的那片山谷!

入谷後,伊耆見到了千餘名因老弱病殘而被留在谷中的族人。這些人見野人忽然帶了個外人回來,立刻如臨大敵般地圍攏了過來。可待他們看見野人揹著的屍體時,便已明白自己的首領離開了人世,紛紛放聲慟哭起來。

一名老者拉著伊耆,道:“野人不會言語,卻懂人話,且對主人十分衷心。平日裡他們在林中飼養玄蜂,若有外人入林,則會嘯叫發出警報。它們從未帶外人入谷,也從未擅離職守,此次帶你入谷,定是見到了你帶著族長之故。不過,族長從不離身的廻魂罍,怎會在你身上?”

伊耆道:“吾乃尤的兄長,胞弟臨終之前,曾想向吾述說一些秘密。吾此行帶族人入林,一來是為將胞弟屍首安葬,二來,則是來尋線索答案,將胞弟臨終前未說明白的話解釋清楚,以解心頭之惑。”

那老者聽伊耆說的誠懇,嘆了口氣,忙命人從野人手中接下尤的遺骸,準備進行安葬。

葬禮在谷中一片山石嶙峋之處舉行,整整持續了一天。禮畢人散後,那老者悄悄過來拉了拉伊耆的袖口,低聲道:“你隨我來。”說著便領著伊耆,繼續朝山谷深處行去。

很快一片修造完善的屋舍便印入了伊耆眼中,老者指著其中一間碩大的屋舍道:“此屋地處偏僻,乃是族長平日研習之所,其餘族人均不讓進入。族長所有物件均在其中,你要的答案,或許也在其中,請自便。”

伊耆謝過老者,推門進了屋內。只見屋內一角堆滿了各種材料,更有冶金爐、鍛造池等物。而屋內的另一角,則擺滿了各種自己似曾相識的儀器裝置。

在房內翻找的過程中,伊耆偶然間找到了兩樣物什。其中一件,乃是一捆捆竹木小片。在這些小片上,雕琢在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詳細記錄了尤及其族人離開徙居所以來歷經的種種大事。在翻看前面數頁後,伊耆瞭解到,屋內這架儀器,便是由尤的第一架基因改造儀修改而成。

伊耆未曾想到,尤竟仍在極度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仍為了更好地適應惡劣的叢林環境,而想出了方法改造了這老舊的儀器。只是改造後的裝置雖能使用,但實在簡陋,後續基因的改造工作也遠稱不上完美。數萬年過去了,他同其族人的樣貌,也被改得稀奇古怪,不知究竟融合了多少種生物的外來基因。

而另一樣物什,竟是一本小冊。這本小冊的材料特殊,一看便不是新紀元之物。由於年代久遠,小冊已開始破敗腐朽不堪。但可以看出,尤在生前曾對其細心儲存,以至於過瞭如此多年,經過特殊處理的小冊仍能翻閱,其上字跡也仍可辨認。可當伊耆翻開扉頁時,他竟愣在當場足有一刻的時間!

只見小冊的扉頁上,寫了一句留言:

天地浩浩,日月昭昭,望此冊能於世上再無紛爭之時,證吾之心,傳吾之願。

而讓伊耆震驚的是,這句話後的署名,竟是尤的生身父親,自己一直以來都曾萬分厭憎的繼父!

伊耆回想起來,早在新星墜落之前,在地下礦場內尤便說過,自己的繼父並非自己一直以來所想的那樣。雖然他一直都對此言半信半疑,但這本小冊自己一直以來從未見過,此時它會出現在這裡,想必自地下礦場尤消失之後至今的種種變化有些聯系。

他急忙將小冊後面的內容翻開,細細看去。這是繼父的一本隨身筆記,詳細記錄了其一生的大小瑣事……

……今日得娶新妻,心中不勝歡喜。新妻攜有一子,親友均道吾不值,吾卻覺他們太過守舊,對此毫不在意。娶得一妻,又送一子,豈不妙哉?此娃性喜靜,思緒縝密,實為堪用之才。待其志學之年,吾便向最高學院寫信,將其收為門徒,善加教誨,以期早日成為族中棟梁……

……今日得一喜訊,欣喜之際不由垂淚。娶妻數年,今日又得一子,快哉!快哉!

筆記的前半段,均是各種生活瑣事的記錄。但伊耆從中親眼所見,終於相信繼父曾是最高學院中一名資深學者,且自己得進學院,竟還有繼父寫信舉薦的功勞。

自伊耆記事起,除了在家時對自己管教甚嚴之外,他對繼父唯一的印象,便是他時常連續數日甚至幾月不回家中。可繼父究竟做何工作,自己卻是從未聽其,或母親說過只言片語。即便是自己入得研究院,也一直被蒙在鼓裡。

“繼父究竟為何要隱瞞自己的工作?”伊耆心中十分疑惑,忙繼續向後讀去。

……吾族經萬年發展,人口陡增,先人頗有遠見,認為面對人口過剩問題,有必要提前尋找解決之法。直到今日,族中詳細研習浩瀚星空之各天體運轉規律,已有百餘年。

百餘年間,吾族發覺星空中天體眾多,但有些星體有磁場,有些星體無磁場。有磁場的星體,不但其星球形態萬千不一,其磁力強弱也不盡相同。而磁場,可阻擋星球受外層空間線侵害,對於吾族甚至所有生命而言,都至關重要。

雖其餘眾人均以為,大地磁極自成體系,不受外界影響,吾對此觀點卻不以為然。宇宙萬物,均有生滅,人體如此,氣候自然亦是如此。磁場乃永珍之一,又豈會自行發生,持久不滅?

吾推測,大地磁極便如氣候一般,由無數因素綜合而成。可究竟是何因素,吾一時亦無從判斷……

“原來直到此時,繼父也還未曾得出結論。”伊耆心道:“也難怪他的理論不會被學院接受,如此新,而又未經證實的理論,的確在某種程度上無法令人信服……”繼父的記錄中,均未寫明時日,看前後頁的數量估計,此時不過尤出生後半年左右。

……今年,大地旱災嚴重。吾族人口密集,食物供應愈發短缺。吾族為養活這些人口,將大部分土地都變為了田地。時至今日,不僅環境破壞殆盡,且土壤啥話,沙漠擴張。這莫非是華胥大神為了懲罰,而降下的災禍?

方才接學院敕令,即日起,所有學者均需立刻返回院內,加緊對所有已知星球狀況的研判。而吾作為首席跨領域學者,須得常駐學院中,今後同兩個孩子相距的時間,怕是會更少了……

……大旱愈演愈烈,今日城北沙漠被狂風吹動,竟淹沒了大片良田,壓垮房屋樹木無數。研究工作雖已持續數年,可分析結果仍不容樂觀,在已知的天體中,至今尚不曾發現一個氣候適宜,可供族人棲息之地……

……身兼學院院長,同時是元老院之一的族長大人,今日在元老院會議中,以學院的名義,提出了一個已經有詳細工程規劃的提案——若是仍無法尋到合適的星球,不如考慮動用全族之力,在母星一側建造一顆人造星球。這樣一來,擴大的人口便可移居新星之上,而新星上,也可用無土栽培之方法大量生産資源,以供地面使用。

會上多數元老,都對此提議興趣很大,經討論後,竟決定立刻將此案提上日程,準備分配資源加以實施。吾以學者身份旁聽了會議,卻覺得此法欠妥。

據吾的猜測,或許在工程進行中,便會對母星磁極産生影響,是利是弊難以評價,不宜操之過急。吾在會上提出異議,並要求對提案進行研判與評估。可吾未能在會上提出支撐觀點之論據,元老院當眾駁回了吾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