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三章 勸告

其中兩人正是李太守和陳舟之父陳道河。李堂言聽到自己兒子劉英受訓斥,不但沒有阻止,反而興致勃勃的聽起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溪流無以彙江河。你今日寫的文章,來日回頭再看,就是那溪流,就是你走過的每一步,可以將你的學問拔升至如今不可看見的山頂。劉英。”

劉英下意識答道:“學生在。”

“你讓我失望。”

劉英低下頭。

暗自悔恨的陳舟同樣沒討好,夏弦訓斥道:“你既然有報國之心,那就要學報國之實。若是整日喝酒作樂,你的時間無形中溜走。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李太守和陳道河都點頭,這段訓斥說的很好,沒看見自家孩子都低頭不敢回嘴嗎?

回想起去應天學堂前,在家裡,老子說一句,兒子要回兩句,那些簡直懷疑是幻覺。同樣的道理,雖然咱表現力差了一點,沒夏秀士說的好,也不至於說出來就是兩碼事吧?他們怎麼就不聽呢?

納悶的兩位家長靠著門口,看自家兒子低著頭像鬥敗的公雞。

“我不許你們喝酒,那是因為你們是在讀書。喝太多酒後一個字看出兩個,怎麼看書?怎麼上學?至於閑暇,我是不管的。”

夏弦幾句訓斥後,心裡舒坦幾分。

學生們則恭聽細想:“學生知錯。”

這句話說的很整齊,莫非是經過排練的?

夏弦指著劉英道:“劉英你出來,帶我去找你家長。”

家長?劉英很快反應過來指的什麼。沒等他動身,門口就傳來李堂言的聲音:“夏秀士,我們已經到了,倒是免去你跑一趟。”

夏弦回過身,可不就是李堂言一行。他稍有不好意思,畢竟,自己可能是當著人家老子的面,訓斥他兒子。

他身後跟著四五人,一身發白的衣袍,歷經風雨的裸露面板。看起來像是老農,但身上有浩氣波動,應該就是所謂的隱士。

“夏秀士訓的好,這小子在家不聽話,也到了該管教的時候。”陳道河嘆著。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陳舟是二子,幾乎沒可能繼承家業,因此他放縱,不想讓大哥誤會。他的心思自己都明白,只是委屈了陳舟,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如今見到孩子尋得名師,一天改變比一天大,對這個小秀才,他不免敬重起來。

“這位秀士就是精忠報國的作者?”

問話者是隱士之一。

此人滿臉風霜,看起來有七八十歲,一位勞苦過度的老人家:“小生畢青鋒,尋夏秀士大名而來。還望你不吝賜教,能否說一說那個五線譜。”

一把年紀,他一口一個小生,將夏弦雷的不輕。

“是極是極,這兩天你昏迷不醒,可把咱們急壞了。”

現在說話的人看起來和老者有些相似,大約是父子。

他們父子做代表,代表著在場剩餘三人的心聲。

五線譜,他們都精通音樂,感覺到這將會是一場巨大變革,有可能是樂者重新崛起的契機。

夏弦不慌不忙道:“幾位秀士有意,可以留下來,咱們慢慢探討。五線譜也非我獨自完成,僅僅是我和李太守之女,外加,外加左姑娘一起,人手不足,其中有諸多不完整處,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兩位秀士精通音樂,不妨多留一些日子,也好將五線譜查缺補漏。”

“那還等什麼?咱們現在就討論。”

急不可待的父子兩人就差沒拿刀逼著夏弦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