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二看著也不過十五六歲,卻是一臉精明相,見林素兒父子衣著普通也一視同仁,他臉上帶著笑,“兩位客官可是要吃飯,今日樓裡灶上的師傅推薦的是農家一碗香,客人可要嘗嘗?!”
林素兒看著這小二暗自點頭,單憑這份殷勤,宜賓樓與永樂樓的差距便還有很大。
“這位小哥,我們不吃飯,我找曾掌櫃,”林素兒笑著指著後頭驢車上的酒,“這是一個多月前,你們東家在泰安鎮林家酒水鋪子訂下來的。”
那小二就順著林素兒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見驢車上裝了酒壇,忙笑著引著二人往後門繞。
“送貨都走這邊,直接進咱後廚的庫房,”他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林素兒二人進了後門。
後門極大,卸下門檻,林素兒家的驢車直接便趕了進去。
三人進了永樂樓後頭的庫房,裡頭的氣溫明顯就比外頭低了不少。
此時林素兒後背的汗漸漸幹了,背心有些涼颼颼,林和安則緊緊抿著嘴,顯得有些緊張。
兩人在庫房裡等了片刻,那曾掌櫃才姍姍來遲。
他笑著與林素兒父女寒暄,又說了幾句客氣話,只是指揮著幫工搬運酒水時,臉上一片肅然。待一一揭開酒壇仔細查驗過,他的臉上這才又綻放出和煦的笑來。
“林氏佳釀果然沒讓人失望,令愛讓人心生敬佩啊,”曾掌櫃這話自然是對林和安說的,可贊許的目光卻望向林素兒。
林素兒抿著嘴笑,彷彿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去。
曾掌櫃複而問道,“怎的酒水數不夠,咱訂單上可是十石的,難道是出了什麼事?”
他臉上雖然還帶著笑,話裡卻有著生意人的精明。
“不是,沒問題,都好好的,”林素兒忙解釋道,“當初約定的是五日後交貨,咱還要再多跑兩趟呢,實在是距離太遠,家裡的車拉不下。”
交給別人又放心不下。
曾掌櫃呵呵地笑,“那便好,這麼好的酒,若是少了一壇,東家那也是不樂意的。”
一來一往,又各自客氣了幾句,曾掌櫃讓林和安簽了單子蓋好手印,結清了今日的貨款。
兩人出了永樂樓,林和安不禁感嘆,“到底是永話行事一套套的,爹是不擅長與這人打交道。”
林素兒就笑,“人家也不過是兩隻眼睛一張嘴,怕是不用怕,不過,這曾掌櫃確實有幾分厲害。”
在商言商,說生意之外的事,又讓人如沐春風,端的是有七竅玲瓏心。
林素兒摸著懷裡那一疊小額銀票,不由又是一番感嘆,多貼心啊,連這都想到了。
林素兒父女交了差,這才感覺腹中空空,兩人也不挑揀,在路邊隨意找了個餛飩鋪子就進去,一人吃了一大碗餛飩,這才覺得舒暢了。
吃飽喝足,林素兒便與那對餛飩鋪子裡的老夫妻閑話。
“大嬸子,您這餛飩做的可真好,比我娘做的還好吃,”她笑眯眯地先送去一頂高帽子。
看著四十出頭的婦人就笑了起來,“擺了幾十年的攤,這點手藝還是有的,”又問林素兒,“你們是外鄉來的吧?”
見林素兒點頭便道,“這個點才來吃午飯,也便只有外頭趕路的人了。”
婦人的老伴兒也拉著林和安說話。這個時辰,除了林素兒父女,並沒有其他客人。
林素兒又與婦人閑聊了幾句,終於問出了她最想知道的事。
“大嬸子,我聽說這縣城有宮裡退下來的禦醫,是不是啊?”
她一臉好奇,似乎只是想要打聽八卦。
“哎呀,你們說薛太醫麼,可不是就是從宮裡退下來的,在咱這每日不知多少人上門求醫呢。”
林素兒與林和安對視一眼,都在對方臉上看到了驚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