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東子與屠山被縣城裡買回來的糕點吸引走開了,林素兒姐妹這才有機會與林和安幾人說話。
“爹,你知不知道,如今林家的酒在縣城兒可是聲名遠播呢,”林果兒得意洋洋地將這幾日縣城發生的事說了一通,“咱們家只怕有得一陣忙了,依我看,還要再請些人才好。”
林和安與王氏聽了林果兒這番話,又拉著林素兒一番詢問,等到得了林素兒的肯定答案,夫妻倆高興得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林果兒卻是有些不滿地念叨,“還要二姐說了才信,我未必還說謊不成,”說著,話鋒一轉,沖著她娘王氏道,“娘,如今還算不得什麼,等做完這個月的訂單,咱家也買兩個使喚丫頭給爹孃使使,讓娘也嘗嘗當太太的滋味。”
林芝兒端著茶從後頭出來,聞言不由大笑,“那好啊,也買個丫頭來伺候我,我還沒有見識過大戶人家的姑娘是怎麼過日子的呢。”
眾人都笑了起來,便是排排坐吃糕糕的林東子與屠山也朝幾個大人望了過來,兩人俱露出傻乎乎的笑意來。
林素兒卻是認真地考慮著林果兒說的話,道,“咱家如今真不缺這點銀子,要不,讓姑父幫著問問看,能不能買個身家清白的小丫頭來家裡做活,爹孃也輕鬆些。”
“哪裡真要買什麼小丫頭,”王氏連忙擺手,“這讓上豐村裡的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麼在背後編排呢。”
說是上豐村,其實說的就是林家老宅的人。
這一年,先是分了家,他們長房這一房的日子眼看著就越過越好,鎮上有宅子不說,縣城的生意也做了起來,前些日子,林和安又買下了劉家村十五畝良田,算上家裡的地,都佃給別人在種。
過年的時候,林家二老就三番五次想要塞其他兩房的人參與到長房的生意當中來,當時被拒絕,林老爺子雖然沒有當場擺臉色,可到底不舒坦。
半個月前,王氏回孃家就聽她嫂子說上豐村隱約有流言傳出來,說是林家長房不孝順,一家人在鎮上吃香的喝辣的,丟下一家子老人在老家不聞不問。
王氏聽了當場就氣得差點吐血,可嘴長在別人身上,她也堵不住人家的嘴。
夫妻倆回來一商量,就決定以後回老宅,絕不拿半個銅板出來,全折算成糧油米麵,滿滿的一車,在村裡晃悠一大圈再進林家的屋。
隔三差五走了幾回,便是那些流言傳得再兇也沒有人信了。
林果兒顯然與王氏想到同一件事,可她的態度卻絕然不同,“咱家的銀子又不是坑蒙拐騙得來的,自己賺的自己花還不行麼,要是怕別人眼紅說閑話就藏著銀子不敢花,那咱家賺錢還有什麼意思。”
林素兒與林芝兒都點頭贊同。
“娘,我知道你的意思,奶她要是又上門鬧,你就去找大堂哥鬧,看他這秀才要不要臉,反正咱家都是做生意的,不怕人家說些有的沒的。”
林果兒立馬贊好,“就是,她的寶貝疙瘩蛋最好名聲,比不要臉,咱們拼不過二叔,難道還拼不過大堂哥麼。”
三個閨女好說歹說,總算說得王氏夫妻同意,可並不是買小丫頭,而是請個年長的婦人專做家務活。
用王氏的話說,咱們小門小戶的,別白白招惹是非回來。
林素兒想著自己往後的計劃,也不再多勸。請人這事,就這般揭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