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禁衛上前,殺氣騰騰。
張慈和翟忠被嚇得臉色發白。
“沈大人!您要為我們說說公道話啊!”
兩人身心顫抖,衝著沈建昌大喊道。
沈建昌見狀,臉色微沉。
朝廷上下的人都知道張慈和翟忠是他沈建昌的車前卒,馬後炮。
張慈和翟忠之所以敢主張求和,提出割地賠償等不利條約,全是因為在執行他的指示。
徐策此舉無異於把他的老臉上摁在地上“啪啪”直扇。
整個天下。
他是最不希望大靖與北戎開戰的。
因為一旦爆發戰爭,徐策對大靖的影響力就會變得更大。
雖然說有她女兒待在徐策身邊,他對徐策幾乎是手拿把掐;但他還是不希望徐策再次坐大。
無論如何,他都要出面保下張慈和翟忠。
一來是維護他在朝中的威嚴。
二是力成求和,逐步削弱徐策在大靖軍方的影響力。
只要徐策失去了軍方的支援,他沈建昌在大靖才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至高霸主!
“且慢!”
在張慈和翟忠的呼喊聲中,沈建昌最終還是向前邁出了一步。
“張慈和翟忠也是為了大靖的未來著想,畢竟一旦爆發戰爭,對我大靖的國力影響甚大。和親賠款雖然聽起來不太光彩,但卻能給我們更多休養生息的時間。”
“古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我大靖國富民強之際,便是我大靖揮軍踏平北戎之時!”
一時間,文武百官紛紛側目。
一直以來,徐策對沈建昌這個岳父都順從有加。
基本上只要沈建昌開口,徐策就沒有不會同意的。
如今二人還是第一次在朝上發生摩擦。
朝中的文武百官們都很好奇,今天的徐策是否還會繼續順從沈建昌的意志。
兩個禁衛押著張慈和翟忠的動作頓時停了下來,目光看向徐策。
按照以往徐策對沈建昌這位老泰山的態度,張慈和翟忠很有可能死不了了。
在文武百官們的注視下,徐策只是斜了沈建昌一眼,淡漠的問道:“我大靖朝以戰威震天下,我大靖子民無一貪生怕死之徒!”
“北戎來犯,我輩大靖兒女自當手挽大弓,身騎戰馬,勇殺仇敵!”
“而今卻有張慈翟忠兩個慫包,居然提出和親求和,割地賠償以求安寧的混賬條件來!”
徐策聲音揚了幾個分貝:
“此等廢物不殺,難不成還留著讓他們動搖我大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