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中毒了

換句話來說,應該是科舉壟斷。

靖朝的的官員任職有兩種模式。

其一,舉薦模式。

透過朝中大臣向皇帝舉薦。

最後由皇帝考核之後,受封官職。

其二就是科舉模式。

靖朝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每一次都會出三甲進士。

這些進士們透過殿試之後就會被分配到各個地方任職,他們就是靖朝未來的肱股之臣。

但科舉之道,一直都被各大世家把持。

他們掌控了書本,提高了詩書筆墨的價格,提高了讀書的成本。

從根本上就斷絕了那些出身寒門的百姓子弟科舉的道路。

這些年來參加科舉的讀書人,哪個背後沒有個背景?

出身寒門的讀書人,幾乎沒有!

而科舉的壟斷,就意味著靖朝的官場逐漸變成了那些世家的官場。

只要那些世家豪門發出一句話,身在朝廷之中的世家子弟們就會立刻執行。

那些世家豪門的命令,甚至比皇帝的命令還要管用。

徐溫書在與徐策多次聊天之中得出了一個結論。

要想讓靖朝有一個清明的官場,就必須整治科舉。

而要想改變這一本質,就要解除世家對科舉的壟斷!

徐溫書很聰明,他從徐策在鐵山嶺開放義務學堂的舉動中領悟出了一點——

要想徹底解決世家對科舉的壟斷,就要將知識普遍化,擴散化!

於是他就學著徐策的做法,直接越過朝堂,讓國子監的祭酒負責在靖朝各大州郡來辦義務學堂。

可事情還沒有交代下去,玉京城的世家們就炸了!

那些世家的族長們都是人老成精的傢伙,他們一眼就看出來徐溫書這一招釜底抽薪之計,於是紛紛上書抗議。

無數本奏章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式遞到了徐溫書的暖閣之中。

徐溫書盯著堆積如山的奏章,每一本都是在抗議徐溫書來辦義務學堂一事的。

徐溫書盯著奏章上的內容,胸膛劇烈起伏,怒火熊熊燃燒。

董縣見狀,連忙開口勸慰道:“陛下稍安勿躁,此事涉及到了世家的利益。”

“所以陛下需要慎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