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富大明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後,徐策找到了長孫覺明。
此時的長孫覺明正在整理鐵山嶺三十萬百姓的戶籍問題。
徐策到來後,長孫覺明連忙起身,恭敬的說道:“王爺,您來了。”
徐策揹負著雙手,打量著長孫覺明辦公的屋子,笑著問道:“呵呵,這幾天在鐵山嶺吃住可還習慣?”
長孫覺明回答道:“習慣的,臣在此地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徐策輕聲問道:“戶籍的問題處理得怎麼樣了?”
長孫覺明道:“已經全都記錄在案了。”
徐策滿意的點了點頭。
長孫覺明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快的。
徐策又說道:“從這三十萬人裡篩選出讀過書的人來,建立學堂,教孩子們讀書明理。”
長孫覺明猛的抬頭。
徐策居然要讓這三萬多流民的孩子讀書明理!
自古以來,在每個朝代讀書人都是非常高貴的階層。
這記錄在案的三萬多孩子裡,絕大多數都是商戶,工匠,平民的孩子。
士農工商,從他們一出生,就註定這一輩子與讀書無緣。
天下也沒有人會去在意他們讀不讀書,明不明理。
徐策迎上長孫覺明的眼睛,認真的說道:“這件事尤為重要,你一定要貫徹實施下去。”
“學堂籌備需要的資金,物資都跟我說。我會盡全力滿足。”
長孫覺明深深的看著徐策,問道:“王爺,要教這三萬多孩子讀書明理花費可是不小的。”
“您確定要這麼做?”
徐策回答道:“我也不指望他們讀太多的書,當什麼狀元郎,什麼大學士!”
“只希望將來他們離開學堂之後,能有看著所學到的東西,在這混亂的時代好好的生存下去……”
長孫覺明渾身一顫,眼神徹底變了。
徐策,絕對是個值得他追隨一生的明主!
“王爺大義!”
徐策平靜的說到:“既然是注重生存之道,那麼傳統的儒道學說就不實用了。”
“過段時間,我會把我擬好的教學科目給你。到時候你就讓學堂的先生按照上面的內容教學吧。”
長孫覺明神色尊敬:
“好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