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章首次自制劇,期待看衰的人都不少,業內人也在等劇播的效果。
葉母追著要資源的《錯誤》最先製作完成播出。
《錯誤》是懸疑劇,播出平臺正是晨曦影視。
劉辰不免唏噓,最有資本花天酒地的人居然是個痴情種,娛樂圈這種地方,身份天差地別的兩人在一起也好多年了。
付瑜是《錯誤》副導演的事沒人宣傳。
葉淮不想給付瑜壓力,她的名氣是把雙刃劍,一旦《錯誤》播出效果不佳,觀眾很可能將原因歸咎於她。
播劇葉淮有上個世界的經驗,知道往往是多方面綜合的因素,不乏有質量不錯的劇播出後反響平平,反而劇播完長尾效應驚人。
所以不如等一等。
付瑜化名則是不想她的知名度影響電視劇真實的口碑,也不想粉絲吵架做資料。
魚粉確實不滿意。
付瑜是國際影後。
要不是年紀小,出道晚,妥妥的大花。
大花出演電視劇已經是下凡了,《錯誤》裡付瑜竟然是女三。
魚粉氣炸了,哪怕華章總裁是姐夫,也不耽誤粉絲去罵,付瑜戀愛腦,魚粉可是理性得很。
粉絲與業內人的想法差不多。
華章第一部自制劇,為了成績好看,自然要用上公司最大牌的藝人引流。
付瑜畢竟是華章一手捧起來,《錯誤》算是償還了,粉絲勉強接受。
不過粉絲對內罵公司可以,對外魚粉還是去支援了,當然如果成績不好都是公司的鍋。
懸疑劇不好拍,尤其是立足於當下科技的懸疑劇。
不提別的高科技,一個攝像頭就夠編劇想禿頭了,國內又不是國外,國內那條街道能沒有攝像頭。
有攝像頭,精妙的推理過程很難呈現,更別提還有港片的珠玉在前。
《錯誤》開播時,觀眾並沒有抱期待。
若非是華章首部自制劇,關注的人還要再少些。
然開播第一天,晨曦平臺熱度竟然破了28000,集均逼近9000.
影視大盤冷淡的現狀下,這個成績相當好。
魚粉準備的甩鍋語錄用不上,默默加入了追劇大軍。
《錯誤》的節奏很快,後續熱度增長,集均達到了驚人的13000.
在年底各大影視盤點過去一年的熱播劇時,《錯誤》如一匹黑馬越過眾多劇集,登上前三的寶座。
要知道《錯誤》裡,除了付瑜來頭大些,其他演員多是實力派,平均年齡在40歲。
影視作品的成績是由觀眾決定,而非粉絲話術所能操縱。
《錯誤》完美詮釋了這個道理。
魚粉追劇之餘,不忘宣傳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