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凝已經有全套思路了。”
在蕭凝還原完一列39的方格後,齊教授指了出來。
“好快!”
特邀嘉賓驚呼。
陶教授向兩人解釋蕭凝這種做法的好處,“減少震蕩影響,33局面的計算量也要小不少。”
說話間,蕭凝又完成一列。
在一眾選手中進度遙遙領先。
“挑戰時間還有很久,她做這麼快,步驟不一定比別人少吧。”一位明星嘉賓提出疑惑。
出題人陶教授:“這個可能性很小。”
雖然陶教授對自己的題目沒能難住所有有些遺憾,但評價很客觀。
“短時間根據題目達成最優解是不可能的,蕭凝分階段,區域性最優反而是更合適的策略,她現在的步數是92步,有望在150步以內完成作答,是一個相當優秀的成績了。”
節目組多次測試的結果,最優成績在125步左右。
“你看她進度最快,但步數不是最多的。”齊教授道。
幾乎是勝局已定。
蕭凝第一次做出的結果是128步。
“我重置了。”蕭凝道。
葉淮沒驚訝,“是還有最佳化空間。”
做得過程中能對題目全域性有更深刻的把握,第二遍能更接近全域性最優解。
葉淮雲淡風輕,理解蕭凝的做法,節目嘉賓反而炸開了鍋。
“這個成績很不錯了,她怎麼重置了?”齊教授驚訝道:“她要是第二遍步數更多,還能記得住第一遍是怎麼走的嗎?”
陶教授也在嘆氣:“是啊蕭凝,這個步數很好了。”
他知道節目組測試結果。
“她看不到其他選手的步數,估計是想找最優解。”齊教授道:“別的選手有機會了,要是也做到這個步數比蕭凝快,她就輸了。”
“這個高書華採用的方法和蕭凝差不多,他快了。”陶教授指著另一塊螢幕。
“玄了。”
這估計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第二遍的蕭凝速度格外快,嘉賓還沒注意到,畫外音意外響起。
“第一位選手已提交,蕭凝。”
兩位教授一愣。
“她肯定比第一次步數少,不然不會提交,太厲害了吧。”陶教授推測道。
節目留了個懸念,沒有公佈蕭凝的步數。
蕭凝趁機提問:“你猜我第二次幾步?”
葉淮放下紙筆,“一百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