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清貧校草上位記(3)

系統這才出現,“進度+2%。”

為保護宿主隱私,系統會自動遮蔽夫妻生活的動靜,只是葉淮信不過,在開始之前會手動遮蔽。

葉淮正將衣服扔進洗衣機,聞言一僵,從耳朵紅到了脖子。

這個時候莫名其妙上漲的進度,還能是因為什麼?

反正不太可能是他的內在美。

次日宋秘書告訴他,他每月的生活費漲到了二十萬。

宋秘書再次強調:“沈總真的很大方。”

語氣比上次強烈不少,甚至帶著點羨慕。

宋秘書自己年薪百萬,卻是在沈總身邊兢兢業業好多年一步步升起來的,只能寬慰自己,秘書比男朋友穩定,而且那行卡顏。

葉淮:……

結束通話電話,葉淮順便再次拒絕投行和券商拋來的橄欖枝。

系統悄咪咪出主意:“反正宿主不缺錢了,要不把錢還回去。”

葉淮聽著國際新聞,眼睛盯著螢幕,不假思索地拒絕了。

“我要是把錢還回去,她會立馬甩了我。”

沈霖不會願意事情超出掌握。

時間悄無聲息,六月,葉淮畢業。

b市郵電大學是重點大學,葉淮所在專業還是大熱的計算機,同班同學不是簽約大廠,便是升學考公,一個個都有了出路,只剩了他。

事關學校和學院就業率,輔導員比葉淮本人都急。

葉淮無意拉低母校就業率,思索起開公司的可能性。

事實上,母校不催他,葉淮也有這種打算。

利用數學和人工智慧自動交易炒股,在國內外都不是先例,甚至是未來大勢所趨。

關鍵是葉淮曾經是菲爾茲獎得主。

上個世界,葉淮設計的那套最佳化推送效率的演算法賣出了一百萬的高價,而購買這套演算法的公司也沒有吃虧,事後競爭平臺費盡周折找到葉淮,願意以五倍價格求他出山進一步最佳化,甚至價格還好商量,但葉淮忙於千禧難題,拒絕了。

數學領域也有自己的歧視鏈,頂尖數學家大多數喜歡純粹數學,不會主動將數學成果利用到應用到其他領域,認為最頂尖的頭腦就該思考純粹的數學問題,應用自有其他學者。

北大數院就流傳著“數院混不下去,可以去金融或者計算機”的傳聞,而縱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很多都有數學的教育背景。

讓“數學諾貝爾”的菲獎級別的數學家幫自己炒股,簡直是白日做夢。

為何葉淮一個散戶能短時間吸引眾多投行和券商招攬?

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自然是看到葉淮身上的利益。

短線高頻交易想賺錢,比拼的就是演算法和算力,而前者恰好是葉淮的強項。

但葉淮現在的玩法還是小打小鬧,想繼續最佳化演算法模型,非相應的算力跟上。

開公司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