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藝看看皇帝,心想這是誰做主?
李治笑道:“那便多準備一首。”
“誰的?”武媚含笑問道,就好像是後世準備晚會的歌曲,詢問請了哪位明星一般的隨意。
呃!
這是個問題。
楊藝在想此刻在天台山上的著名詩人。
王忠良早就看出來了,就點了一句,“武陽伯說是詩才無雙。”
武媚看了他一眼,竟然有些讚許之色,“那便讓平安也作一首。”
楊藝訝然,“是了,臣竟然忘卻了武陽伯。”
這個女人,在這裡也要和朕爭執一下。
李治提名上官儀,武媚馬上提名阿弟。
第二日,大清早楊藝就尋了上官儀。
“作詩?”
這不是手到擒來嗎?
上官儀一聽是皇帝想聽曲,馬上就覺得詩興大發。
“紙筆!”
他眯眼醞釀。
且慢!
他猛地想到了一件事。
若是賈平安也在邀請之列呢?
那我是出手還是不出手?
當著宮中人的面,老夫和他的詩前後被唱出來,高下立判……
老夫難道不要臉的嗎?
但試探得有好法子,否則就是怠慢君王。
上官儀捂額,“今日怎地思緒有些凌亂,腦子裡全是政事,竟然想不到詩句。”
他看了楊藝一眼,“要得可急嗎?”
“急。”
皇帝和武昭儀要聽新曲,這便是太常寺目下最重要的工作,誰敢怠慢?
楊藝笑道:“不過下官可先去武陽伯那邊要一首詩來,少監這裡可緩緩。”
好險!
幸好老夫試探了一番,否則隨便作一首詩去了宮中,那臉可就沒了。
但楊藝這般說,彷彿賈平安那邊頃刻間便能作出一首好詩來,老夫這裡卻要琢磨好幾日。
這有些不尊重老夫啊!
但如此也好,讓老夫多醞釀數日,一雪前恥!
楊藝隨即去了賈平安那裡。
“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