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武后微微點頭,覺得這話讓人耳目一新。
李義府卻微微一笑,心想你扯再遠也無用,最終還是要回到大唐銀幣目前的困境上。
“隨後便出現了錢幣,最早是貝幣,接著出現了銅幣……”
一個皇后加六個宰相在聽賈平安普及錢幣歷史,竟然聽的頗為出神。
“錢幣為何能買貨物?這便說到了價值。最早的以物易物便是價值的體現,一個陶罐和一隻雞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是等值的,所以能交換。有人會問,為何金銀銅能值錢?能購買貨物?因為金銀銅稀少。”
賈平安侃侃而談,“金銀銅有個特點,那就是能長久儲存。稀少的金銀銅還容易儲存,這便是天然的貨幣。”
李義府突然打斷了他的話,“你說這些何意?”
你扯一堆沒用的幹啥?
賈平安說道:“我不說這些,你可懂?”
李義府被梗著了。
他想說老夫懂,但他知曉賈平安的尿性,一旦自己真說懂,賈平安就會用一連串問題來收拾他。
許敬宗看了他一眼,那幸災樂禍都不加掩飾。
李勣老了,真的不大管事了。
剩下五個宰相心思各異,立場倒是還算堅定。
立場是一回事,但出現問題後往往各執一詞,讓武媚不禁懷念著宰相全是忠犬的時候。
賈平安說道:“貨幣必然需要背書,金銀銅是自然在背書,用稀少和珍貴,以及堅固耐用來背書,於是天下人都認同了三者的價值。”
這話精闢。
連劉仁軌都頻頻頷首贊同。
“銅錢作為貨幣出現……一錢本身的價值果真價值一錢的貨物嗎?我以為不一定,許多時候貨物的價值超過了這一錢。”
賈平安看著宰相們,“大家都知曉用貨物換這一塊銅虧了,可為何還願意換?因為這是信用!”
眾人一怔。
“信用?”
竇德玄覺得某些觀點在快速閃光。
“對,信用。”賈平安說道:“這裡就要牽涉到許多領域的學識,譬如說錢幣發行的數量和經濟規模的對等。若是你銅幣發行過多,就會出現物價上漲。而此刻銅幣的信用就會下跌……”
竇德玄點頭,“是了,若是銀幣滿大街都是,自然會價值下跌,本來一枚銀幣能買的貨物,如今要兩枚銀幣,這便是物價上漲。”
這是通貨膨脹。
“所以錢幣發行數目和信用息息相關。”
後世濫發貨幣的後果誰都知曉,最終造成通貨膨脹。
但大唐不存在通貨膨脹,反而因為貨幣供應量太少,造成了緊縮的局面。
“說的好。”武后都聽懂了。
“如何維繫信用?這個問題很複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最基本的兩點,其一,國家強盛,經濟,也就是商業發達,這是貨幣投放的池子,池子越大,貨幣就能投放的越多。”
平安果然越發的成熟了。
武后欣慰的看著阿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