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並不光趙秋萍對老師有著天然的信任,袁藝大舅媽也是。
大舅媽本來就已經為了她孃家幼弟離婚這事忙得焦頭爛額,結果又聽說了這個事,她一個沒憋住就問了兒子,得到的回答卻猶如晴天霹靂。
莫說趙睿是個真正的十六歲少年,就算在袁藝上輩子,他已經畢業多年工作多年結婚多年,那他也是個單純的性子,凡事都直來直去,倒不是那種會得罪人的直性子,而是想事情特別直接,稍微繞個圈兒,就完全聽不懂了。
他這種性子其實並不適合官場,好在他成績不錯,名校畢業後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公務員,又因為當時他爸趙國昌在市裡還算說得上話,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清閑的位置,權利沒有,福利倒不錯。盡管他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卻勝在不惹事不闖禍,又愛悶頭做事,因此多年來從不出錯,升職難了點兒,原先的位置倒是坐得挺穩當。
可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如果說以後的他只是不太會來事,那麼現在的趙睿就是天真到令人崩潰了。
問他,老師是不是把上課的內容搬到了補習班去講,他回答說是。再問他,老師有沒有考前洩題,他一臉的恍然大悟,只道難怪這次月考考得比預估的好,因為好多題目都熟悉的。
趙睿他媽:…………
袁藝還以為趙睿只是補習了文科,畢竟他偏理科是大家都知道的,可袁藝卻算漏了一件事。
人家都已經確定要學理了,為什麼還要補習文科?再說趙睿那理科成績,放在初中那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可擱在市一中,尤其是實驗班裡面,就算不墊底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他補習的還是理科,數理化都補。
當然不是三門課的老師都不行,可藏著重點不教,或者故意含糊帶過去的卻有倆,而考前洩題的則有一個。
小長假的第一天都還未來臨,袁藝已經間接的崩了她大舅媽的三觀。
更叫人生氣的是,擔心老師為難自家孩子,做家長的還不能去找老師的麻煩,只能自我安慰,破財消災,最起碼這錢是沒白花,知識學到手了,老師的馬屁也拍到位了,肯定比沒上補習班的同學要好。
話是這麼說的,袁藝大舅媽還是被氣得病倒了,也不光是因為老師的問題,絕大部分原因還是在於她孃家幼弟。
上輩子,等袁藝聽說這個訊息時,那對作精已經成功的離婚了,她並不知道離婚的過程是多麼的一波三折。哪怕倆人都不是好東西,可袁藝大舅媽的弟弟好歹還要臉,只是把別人當傻子,而另外那個為了拿到所謂的精神損失費、青春損失費,那是徹底豁出去了,一副不咬下一大塊肉就誓不罷休的模樣。
直到小長假結束,袁藝再度回到學校時,那對作精才總算有了個大致的章程,準備正式離婚了。
袁藝才懶得管那倆,在決定走美術藝考這條路後,她就一門心思的盼著校長大人尋個靠譜的美院老師回來。關鍵不在於自身水平有多高,而是教學經驗一定要豐富,尤其是應考經驗。
不光袁藝心心念唸的體藝課,其他同學也是一樣。
整個週一上午,大家都是邊聽老師講解月考卷子,邊浪過去的,只一心的盼著趕緊放學。
終於,中午放學的鈴聲響了,同學們百米沖刺去食堂匆忙吃了一些,就立馬沖向了體藝樓。
……
不遠處的辦公樓上,捧著新買茶杯的禿校長,站在三樓校長室外,憑欄遠眺。
看到高一新生沖向體藝樓時,他笑得一臉欣慰,還不忘對旁邊的教導主任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就是主動學習,與其逼迫學生被動的接受課本知識,不如讓他們先對知識産生興趣,積極主動的開始學習。”
教導主任並不買賬:“高一有一千名學生,假如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我們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室數量,全都跟不上。”
“這個……我自有主張。”校長大人幹巴巴的說著這話,忍不住抬手擦了擦禿腦門上滲出的汗,只覺得這十月的天啊,怎麼還那麼熱呢?都快把他曬禿嚕皮了。
校長大人一直認為,他的發際線就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各種原因,慢慢往後挪的。目測僅剩下的這些,大概撐不到這一屆新生畢業了。
不光是校長在發愁,高一學生也在愁。
新開的課程感覺都挺好玩的,選哪個好呢?不能都選嗎?真希望把物化生、政史地都取消了,只學這些有意思的課程該有多好啊!
沒有哪門課是好學的,最多也就是初期覺得有趣,深入學下去後,只會感覺愈發枯燥難耐。事實上,多數學生真的只是三分鐘熱度,想來很快他們就會發現,學習不如睡大覺,大好的午休時光,當然要好好睡一覺。
而此時,就在其他同學被新課程迷花了眼,搖擺不定的陷入了選擇綜合症時,袁藝已經決定走美術藝考這條路了。
值得慶幸的是,比起其他零基礎的同學,她有著先天優勢,只需要撿起當年的素描功底,起碼基礎課程可以跳過了。
然而,到底多年未曾撿起畫筆,連她自己都不確定還剩下多少底子。
可不管怎麼說,再難還能難過高考?想想母上大人對她的殷切期許,袁藝突然就有了莫大的勇氣。
再不努力,她就要被逼著去考清華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