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說真的,哪怕重生之前,她已經主持了無數次大小會議,甚至國際會談也有。然而,她總覺得這次跟以往所有的都不同。或許,是因為背後團隊的無私奉獻,也有可能是因為臺下的觀眾全是清一色毫無雜唸的單純。

沒有利益糾葛,沒有步步為營,沒有精心算計。

袁藝隨手將準備好的演講稿塞進了口袋裡,笑著開始講述自己在五分鐘前剛更改了目標,說著自己先前精心的準備全打了水漂。可那又怎樣呢?人人處處都是意外,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最重要的,不是在變化到來之前驚慌失措,而是隨機應變,讓這份意外,變成記憶裡美好的片段。

……

袁藝的競選詞,相當得出人意料,可仔細想來,卻也在情理之中。

在國內大環境下,學生會的權利實在是太小太小了,博雅還算是好的,如果是像市一中這樣的重點高中,完全是隻有個名頭,甚至普通學生都不知道那些學生會幹部是如果選拔任命的。

學生會主席,與其看工作能力,還不如說,更像是個立了一個標杆,不說讓學生們以此為榜樣,但起碼能給人一種往前走的能量,跟隨的力量。

袁藝呼籲大家,不要拘泥於眼前的一切,他們都還很年輕,未來很光明,大膽的往前看,大步的往前走,就算博雅如今比不上市一中,但未來又有誰知道呢?

曾經的北大,也是從無到有,百多年來,一個個知名校友讓北大享譽中外,可在最初,誰知道呢?哪個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如今看來,是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最早的分科學制,也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可能做到這一點,卻是歷經了百年時光。

……

邱老師也是目瞪口呆,她再一次覺得,這姑娘跟校長大人一定會有共同語言的,太能扯了,外加好高騖遠?不過,要是校長大人的話,大概會誇是目標遠大吧?

最終,袁藝以高票選舉成為學生會主席。

這還不是重點,可憐的是排在她後面的競選者,哪怕帶了演講稿,因為剛被洗過腦,腦海裡一片空白,只按部就班的照著稿子往下念。偏生,底下的學生也完全沉浸在剛才的那些話中,他們裡頭,除了極個別是校長從其他學校挖來的優秀學生外,絕大多數都跟袁藝一樣,經歷了中考失利後,才來到的博雅。

博雅高中是特殊的,因為建校年份太短,根本就沒有任何成績可言,導致他們雖然站在普高的位置上,其實卻還沒有職高更受歡迎。最起碼,這年頭的職高還包找工作呢。

也就是說,會來博雅高中念書的,首先是中考失利者,其次是家中沒錢或者沒門路交贊助費去其他普通高中的,最後還有一點,就是父母或學生本人對自己還未完全喪失信心,不願意去職高技校混日子的。

袁藝自己也沒有想到,隨口瞎掰的一席話,竟是如同一劑強心劑一般,讓底下的學生群情激昂。

誰說沒考上重點高中就一定是失敗者?中考僅僅是人生的第一個門檻,他們的未來還很廣闊,遭遇挫折的時間越早,爬起來也自然越快了……

沒多久,袁藝就正式接受學生會。

在她意料之中的,學生會的工作很少很少,強度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也就是說,學校之所以強制性規定高三學生必須退出一切社團等,並不完全是為了他們的學習著想,更多的恐怕是想給底下的學生更多的機會。畢竟,萬一要是出了個能忽悠的,怕是能牢牢的霸佔位置不放,等回頭人家拍拍屁股去了大學,完全沒有經驗的學弟學妹,會直接亂了套的。

可就算工作很少,袁藝還是召集了新成員開會,並做好了整個學期的計劃。

秋季學期的活動並不算很多,畢竟要考慮上手的全是新人。等到了春季開學後,各項活動才會接踵而來,且很多都是大型活動。

本學期,最大的活動是校運動會,以及每年都有的校園籃球賽、足球賽,以及啦啦隊比賽。

袁藝一項項的將工作疏離清楚,安排專人盯守,同時她也提出了一個從未被人考慮過的問題。

“學生會的全體幹部都是高二學生,可算下來,離我們高考也就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了,確切的說,是一年零八個多月。大家有沒有考慮到大學的問題?比如說,報考哪個城市?”

眾人都很驚訝,在多數人看來,高考填報志願,填的是高校,怎麼就跟城市有關了?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異議。

袁藝回答:“假如學校本身知名度極高,那麼自然就足以彌補一切。像我之前在競選中提到的北大,你們知道北大的宿舍差到什麼地步嗎?知道你們萬般嫌棄的食堂,足以讓北大學生羨慕不已嗎?還有其他的設施裝置,當然包括首都的高消費、空氣質量,等等。可如果有機會,誰不願意去北大呢?哪怕缺點一大堆,也無法跟北大自身相抗衡。”

“但如果,咱們報考的學校不怎麼樣呢?城市、環境、消費、周邊設施、就業前景,都會成為考慮大學的因素。”

“這就好比,假如一個絕世尤物願意以身相許,你會在意別的嗎?管他呢,先娶了再說。可如果只是平平常常的人,你是不是就要考慮,對方的學歷、家庭、工作、收入、性格、談吐、三觀……綜合評價考慮後,才會決定要不要跟這個人共度一生。”

“選大學也是這樣的。我的話,已經決定去省城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跟在座的各位在省城的大學城碰面。盡管這年頭,同窗情誼已經很淡了,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同鄉同窗會是最佳的合作夥伴。”

省城的大學城建造時間也不遠,不過省政府是讓數個大學搬遷過去。有些是老校區繼續教學,新校區招新生;還有一些則是分專業搬遷;當然不排除,最近兩年新建造的大學。

大學城的位置,照目前看來,肯定是比較偏遠的,離市中心有一段不算近的路程。可袁藝卻知道,城市要發展,必須要往外擴建,用不了多久,大學城就會變成鬧市區。唯一有些尷尬的是,每到寒暑假,大學城就會顯得無比荒涼,膽子小的人怕是都不敢久留。

至於填報志願的問題,大學城有兩所一本院校,本省唯一的一個211大學也在大學城裡設了校區,他們是按照專業來劃分的,只有不到五個專業先搬了過去。當然,這些對於博雅高中的學生來說,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畢竟難度太高了。

二本的院校有六七個,老牌子的佔了一半,更多的則是最近這十年來,政府扶持的。

三本和專科那就更多了。要知道,有些專科學校,可能一整個學校才不到兩千人,還不如老牌子大學的一個學院人數來得多。

不管怎麼說,選擇面還是很廣的。當然,要是原本就有心儀的學校,那就另當別論了。

就像袁藝所說,真有機會讓她上北大清華,哪怕刀山火海她也去了。可這不是,智商不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