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扇她左臉,還是右臉 (20)

“還是臺長殺伐果決,直接讓這個小丫頭上臺與觀眾互動,要不然哪有這樣的收視率。”

“你們以後要隨機應變,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守舊總會要捱打,要不是我下去視察了一下,這麼好的節目效果就被你們弄沒了。”臺長再次感慨他果然很英明。

“臺長說的是!這個節目第二天早晨要安排重播嗎?”

“播,當然播,報紙一出,大家都會守著電視臺,現在只是小高峰,正真的高峰在後面能,畢竟大家都不怎麼重視宣傳留守兒童這一塊,我們是開創了先河,等著吧,上面的嘉獎很快就下來了。”臺長預感他們這個臺要火了,“全國留守兒童的數目根本就統計不完,每個時間都不斷的有人成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將成為普遍現象,我們要時刻關注留守兒童,關注民生,抓住大部分人的眼球。”

“要是這兩個孩子在鏡頭前哭的稀裡嘩啦的,大家可能看了一遍,同情了一下,這個事就過去了,這個節目就過去了。可是這兩個孩子沒哭,全程都笑著面對眾人,笑容背後卻帶著這麼多辛酸與無奈,讓人看了一遍,還想再看一遍,好好感受一下孩子真實的心情。”

“對,就是這個點,每看一次,心情體會都不一樣,他們會下意識的關注留守兒童,我們這是跟著他們的關注點走。上面領導已經開始把目光轉向民生,關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我們就應該多宣傳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即使後來有人做同樣的事,也絕對超不過我們,因為我們真實,因為我們有小皮球姐妹兩人。”臺長總算吐了一口鬱氣。

下班回家看電視消遣的人們開啟電視胡亂收臺,現在天氣預報剛放完,還是廣告時間,他們就一個一個的臺搜,看看能不能找到不放廣告的節目。

臺長對於晚上播放演講比賽可是煞費苦心,把節目拿給各個領導看,讓他們把廣告和電視的時間砍掉,直接放演講比賽,並把自己的身家都壓上了,準備背水一戰,不成功他就卷鋪蓋回家要飯。

領導看了一遍節目,再一想這個臺不管什麼收視率都墊底,就讓臺長試了一下,不成功就換一個臺長,挽救收視率。

大家搜到這個臺,看著他們追的電視還沒有到,看廣告還不如看孩子們的表演。

大家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臺長耍了一個小聰明,不插播廣告,節目一直放到尾。大家不知不覺就看到汨汨這個判斷,第一次聽到關於留守兒童表述自己的心聲;第一次在孩子沒有哭的情況下,自己淚流滿面;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生活如此幸福。某個地方的某個角落有些群和父母長期分離的孩子。是不是他們在飯桌上享用的菜是這些背井離鄉的菜農種的,在城市的某個角落有這麼多無私奉獻的農民工。有很多人他們第一次把視線轉移到農民工身上,第一次去正視他們,第一次是去尊敬他們。

第二天各個報紙刊登了汨汨姐妹兩個人的照片,留守兒童的描述佔據的很大的版面。

“周嬸,你們家汨汨和小皮球都成了名人了,現在報紙上和電視上都有姐妹兩個。”村民說道。

周母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往這個方向發展。“這樣也好,留守兒童和農民工被這麼一宣傳,上面肯定會重視,還是們在外面討生活不容易,希望城市的領導可以放寬對農民工的制約,讓他們日子過的輕鬆一下。”

“可不是,咱們村的年輕勞動力十有八九都出去打工了,多關注一些也好。”

☆、承包山

周禮他們這季土地十一月份到期,現在是九月中旬, 地裡的菜賣完後, 全都種一些生長週期短的菜, 一些竹竿薄膜也開始找下家。

從土地稅改開始, 上級領導就開始注意農村存在的問題, 鼓勵農民工回家創業,對創業的人給予了補助和優惠。周禮他們回家幹更有信心,國家都支援了,他們還怕什麼。

孩子們知道自己的父母要回家, 每個人都寫了一張時間表, 過了一天,就劃去一個數字。

做為父母,他們即高興孩子們能回來, 同時也愁的慌, 孩子回來後能做什麼。

周禮他們幾人吃飯的時候就喜歡看農業頻道放的致富經。黑豬養殖聽起來挺靠譜,他們家有山, 但是黑豬不好管理, 前期投入成本太大;藍莓種植,他們老家氣候不事宜;養山羊和養黑豬沒有多的區別;養雞聽起來不錯, 把雞放養在山上,自己覓食,在山上上蹦下跳,肉質好,城市人就好這一口;龍蝦養殖更好, 龍蝦的繁殖能力很強,前期的投資成本少,後期收益大。

“大家覺得哪個靠譜些!”周禮看著電視上的小龍蝦嚥著口水,“我覺得小龍蝦好,就在自己地裡養,無論哪個省市都喜歡吃小龍蝦,十幾二十多塊錢一斤。電視裡都說了,養殖小龍蝦不需要成本,它的繁衍能力太強了。”

“我看是你自己喜歡吃小龍蝦吧!”週二哥看到周禮的眼睛都塊貼到電視機上了,不過他也喜歡吃,喝著啤酒、吃著小龍蝦,一群人在一起說說話,日子過的真滋潤。“話又說回來,小龍蝦挺好養殖的,不易生病,三月份到四月份放養蝦苗,七月份到八月份就能拿到市場上賣,其他時間還不耽誤種地,是挺不錯的。”

每到盛夏時節,小龍蝦市場上的供貨總是供不應求,一個人坐在那裡一會兒就能吃掉三斤小龍蝦,而且百吃不厭。

“如果有龍蝦基地讓我們去學習一下就好了,小龍蝦養殖簡單,沒有經驗還是不行。”六哥也覺得養小龍蝦靠譜,這個市場暫時還有很大的空缺,現在他們就是要抓住這個機遇,搶佔市場、搶佔客戶源,打通一條固定的銷售渠道。

“現在國家不是扶持農民創業嗎?我們回家去當地的水産品養殖研究所看一下。”周大哥說道,這還是他聽家裡老頭子說的,“我們要養殖龍蝦,到上面申報一下,上面還會派這方面的專家親自指導我們如何養殖小龍蝦,扶持我們創業!”

“這個政策好,我們大家先在一起幹,先養一季蝦,有了經驗,然後會各自的村子幹,這樣可以避免風險。如果養殖小龍蝦失敗,我們的錢不至於全部打水漂。”王大哥說道,他們七戶人家沒有其他人家的彎彎繞繞,在一起幹,大家很放心。

“我能說一句話嗎?”周禮笑著看著大家。

大家被周禮的笑容弄的渾身不自在,好猥瑣。大家點了點頭,示意周禮說,反正周禮和他們在一起,安全感強的爆滿,只要有周禮在,大家幹什麼事情都踏實。

“我想承包山!”周禮弱弱的說道。

“我去,老三,你還沒有忘記做山大王的事。”週二哥用手打了一下腦門,“都六七年了,你還記得這事。”

大家覺得周禮真是絕了,以前周禮經常說,有錢了,就回家買山,做山大王,沒想到這家夥說的是真的。

“山是買不起了,但是可以承包山。現在村裡的山無人問津,要價肯定不高,承包個五十年就行了,沒想過承包一百年。”周禮用真誠的大眼睛看著大家,“我們可以在裡面養雞、養豬、養鴨,現在放養的家禽可貴了,大城市的人都的喜歡吃這樣的家禽,絕對不會虧本。”

“這也不是不行,回家看看承包這座山要多少錢,反正我們現在正是探索時期,如果承包山的價錢便宜,可以承包!”六哥認真的想了想,覺得周禮說的很有道理,補充道,“小龍蝦養殖期只有幾個月,剩下的時間我們搞家禽養殖也不錯,是個好主意。”

“我們創業可以到銀行貸款,國家有規定,凡是農民回家創業,到銀行貸款,稅率優惠,每年的利息也要不了多少錢。”王二哥現在就想回去,好好幹一番大事業。

大家把自己家的存款說了一下,“我們大家這些年掙得錢都差不多,我們各拿出四十萬,以後盈利均等分,大家覺得怎麼樣!”六哥說了一個大家都能拿出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