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一章與週六一章二合一大章,等下還有更)
不過,王軒在說阿秀的記憶之前,透露了一段從未像任何人說起過的成長曆程。
王軒自小極少感情波動,在他看來生老病死都是非常正常的。人總是要死的,塵歸塵,土歸土,有開始就有結束,有生就有死。
所以,他很少流淚,對周圍的事沒多大興趣,去學習去涉獵都是出於一種本能,而不是某種興趣。
於是,他一直優秀得令人髮指,卻從來沉默寡言,生活簡單。
他的父母也曾十分擔心,為他找尋各種可能引起他興趣的人和事。可是,他們很快發現,王軒如果對他們給出的事情或者人有興“興趣”,那只是因為他對那人那事未知,他只是要學習而已。
“算了,除了話少點,太過老成,沒有點小孩子的淘氣、少年人的活潑外,也沒別的毛病,不折騰了。”王景彥勸說方如霞。
他已經放棄掙扎,覺得兒子這樣似乎也沒什麼不好。沒心沒肺,缺少情緒波動,像是看透世間萬物一般,這樣至少不會傷心呀。
“可是,我擔心他還對女人沒興趣,以後我們百年之後,誰來陪著他?”方如霞憂心忡忡。
王景彥沉默了許久,作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一生陽光燦爛,軒敞明亮。
“緣分自由天定,在遇見你之前,我不也誰都入不得眼嗎?”王景彥沉了許久,將方如霞擁入懷,輕聲安慰。
方如霞“噗嗤”一笑,算是認了王景彥這種說法。
這一場對話被屏風後王軒聽見,十七歲的他摸了摸腦袋,才發現自己的沉默與好學竟然成了母親的困擾。“那麼,要不要像書中那樣試著去交一個女朋友,或者找一個知己一樣的兄弟?”他站在院內的花樹下,看著玄妙的星空,自言自語。
從那個夜晚開始,十七歲的少年醞釀著與人好好相處,他不想讓父母那樣擔憂。
不過,事與願違,他起先試圖跟幾個看上去還不錯的女同學熱情一點,結果發現她們的舉動非常嚇人。比如,其中一個女子伸手摸他的臉,還跟青樓女子似的,調笑:“公子,你生得這樣俊朗,看得人好欣喜。”
他臉紅了,心裡更是憤怒無比。他不喜歡這樣放浪的女子,不喜歡被人觸碰。
另外幾個倒是沒有這麼放浪,但不好好讀書,成天就琢磨些吃喝玩樂的事,腦子非常不好使。在王軒看來,這樣的人是辜負上天恩賜的生命,辜負這美好年華。
再後來,遇見過好些很優秀的,即便是方式門徒裡的,或太傲慢,或太虛偽,或太名利,或太算計,或太卑微......
總之,他發現跟女人相處是一件非常討厭且麻煩的事。索性,就不再刻意去跟女子相處了。
“那麼,得有些朋友吧?”他想。
所以,他從自己的天地走出去,要結交一些男孩子。
同樣,在同齡人裡,他還是失望了。捉弄老師,抄作業,追女孩子,講黃段子,或者死讀書不得法還不接受別人的建議,又或者不常洗澡洗衣服.....
諸如此類,他在同齡人裡尋找一兩個能讓他交往下去的人,也挺困難。
後來,還好,他遇見了江家大少,繼而結識了許仲霖、葉瑾之、陳汐華等。他們的學識、見識、魄力讓他佩服不已。最重要的是他們那份兒為國為民的精神境界一下子擊中了他。
王軒那一時刻,彷彿找到了精神的歸宿,覺得自己生來不斷學習、強大自己就該是為此而來,守護國家和人民。
也是因為遇見了江家大少,以及許仲霖、葉瑾之、陳汐華,他覺得自己活了。他彷彿與生俱來就是一把利劍,直指賊子的利劍。
“所以,你不聽勸阻,毅然入伍,不管經歷多少生死一線,也不改初心?”方如霞聽到兒子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說到這裡的時候,她忍不住插嘴了。
“是。”王軒篤定地點頭。
“你繼續吧,我想知道阿秀的記憶。”方如霞向他略揮手,示意他繼續。
她已不想去過問兒子過去的心理歷程,她只想要知道對兒子影響頗深的事,以及辛曉月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
因為她隱隱感覺到辛曉月是改變阿軒的唯一機會。
王軒點點頭,繼續跳過了許多軍營裡的心得感受,直接說起了關於阿秀的記憶第一次出現的情況。
八年前,王軒只是循常例到錦城山區進行勘察,卻不料突然遭到伏擊。伏擊者個個訓練有素,他憑藉過硬的本領擊殺了十二人,他自己也身受重傷,靠在一塊石頭上,用乾草蓋著身體,便再也沒有力氣了。
他想要聯絡別人,可所有的聯絡工具都已失效。他看著巍峨的蜀西群山,苦笑:“大概要交代在這裡了。不過,環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