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著百姓們的積極性也變得異常高漲,幹活兒都變得勤快了幾分。
就在年興和洛景元一邊挖土,一邊招呼周圍的百姓和民夫努力幹活兒的時候,幾名工匠遠遠的跑到了年興和洛景元的近前。
為首的中年工匠道:“大人!不好了!”
年興停下手上的活計,保持著鎮定詢問道:“發生了何事?”
中年工匠喘著粗氣道:“大人,聞柳山腳下的香泉村和微水村這兩個村子地勢較高,水渠的水供不上去啊。”
以前靠得是聞柳山上流血而下的山泉水灌溉農田,香泉村和微水村反倒是不缺水源,現在山泉乾涸之後,這兩個村子的地勢由於比其他村子高出丈餘,水渠挖到這兩個村子口就得停下。
年興理所當然道:“那就立刻架設水車啊,還愣著幹什麼?這水渠還有十天就能挖通,十天之內將水車給打造出來,多造幾個,將水運上去。”
如今寧國當下的水車是那種傳統的筒式水車,水車的車輪上都綁著傾斜的水桶,透過水流帶動水車旋轉,而後筒內蓄水,抬升到一定的高度,筒內的水流又自動傾瀉而下,如此便可將水運到距離地面一二丈的高處。
中年工匠苦笑道:“大人,若是這樣的水車建設在玉存河上自然可以,水力源源不絕自可推動水車旋轉,但是我們修建的水渠水量小又有盡頭,水蓄到一定高度便會停下,水力極不穩定,大部分的時間,水渠裡的水力並不足以推動水車旋轉。”
周圍的百姓聽到這裡手中的動作也是慢了下來,尤其是微水村和香泉村的那些村民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若是水渠中的水無法惠及他們的村子,那他們豈不是白乾了?
洛景元擺了擺手:“我當是什麼難事,潯州城內自有能工巧匠,待本師爺回去詢問他們,定能找到解決之道。”
那中年工匠聽到洛景元的話都愣住了,他們幾個不就是能工巧匠了嗎?
潯州城裡也只能找到跟他們水平差不多的了吧?
連他們都束手無策,誰還能比他們更專業?
難道要把他們的師父從土裡刨出來?
年興也是反應了過來,低聲道:“順著洛師爺的話往下說。”
聽得縣令大人的吩咐,為首的中年工匠也只能道:“我等學藝不精,小人的師父尚在城中,乃是有名的能工巧匠,想必他老人家定然能夠迎刃而解。”
眾多村民聽到這裡,瞬間便是鬆了一口氣,繼續揮舞著鐵鍬和鋤頭幹起了活兒。
原來縣令大人心裡早就有底了,那他們這些草民還慌什麼?
接著幹活兒就是。
是,這些百姓是不慌了,年興和洛景元倆人懸著的心都快死了……
兩個村子那也有數百畝的良田,水供不上去那不完了嗎?
剛才為什麼洛景元要那麼說,就是為了穩定民心,讓百姓覺得再難的事情對官府來說都不叫個事情,先同心協力把水渠修好了再說。
其實現在心裡最沒底的就是他倆了……
年興拉著幾名工匠和洛景元來到一邊的草棚下。
“洛兄,你帶著他們幾個先回潯州城內,匯聚潯州城內的工匠一同想想辦法,還有十天才挖通呢,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麼多工匠一同想辦法,本官就不信,克服不了區區一個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