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十、下一步計劃

短短二十四小時,數萬人在全國範圍內被逮捕,這場雷霆行動猶如一場颶風席捲了整個東國。

網際網路上早已炸開了鍋。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清一色被相關話題佔據,每條動態下都湧動著數以萬計的評論。

“我隔壁的張叔今早被帶走了。”一位網友在社群論壇發帖,“他上週還幫我修過水管,怎麼看都不像壞人啊!”

這條帖子瞬間引發連鎖反應:

“我們單元樓直接空了三分之一,現在電梯都不擠了。”

“我們公司從CEO到普通員工被抓了六十多人,現在財務部就剩個小姑娘哭暈在廁所。”

“樓上什麼公司這麼誇張?”

“XX新媒體,行業tOp3。”

“那難怪,要我說你們公司全抓了可能有冤枉的,隔一個抓一個肯定有漏網之魚,話說你怎麼沒進去的?”

“我,我就是個修印表機的,還TM的是個外包。”

一開始倒是有些人心惶惶,可是漸漸的,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些在網路上造謠的,煽風點火的,抹黑的,平時就彷彿屋子裡的小強一般無處不在,可今天居然差不多全部消失了。

而國家也適時在全網全平臺播出了一個專題節目,名字就叫做——《隱藏在你身邊的溝鼠》

節目一開始是一間審訊室,一位戴著手銬的年輕人正在痛哭,螢幕上還有對他的身份標註——是一家著名的傳媒公司的總策劃。

“我們每天要製造三十個熱搜話題,公司有完整的情緒誘導模型,能根據實時輿情調整話術......”年輕人邊哭邊對著鏡頭陳述。

“他們不是記者,是謠言製造工廠。”資訊防控部特別顧問萬翔出現在畫面裡,背後的電子屏正在滾動分析資料。

“這個犯罪集團操控著8.7萬個自媒體賬號,透過演算法精準投放焦慮。去年食品安全恐慌、這幾天的物資短缺事件,背後都有他們的手筆。”

演播廳突然接入現場連線,晃動的鏡頭裡,特警正在破拆某間直播工作室的暗門。成箱的變聲器、偽造的記者證散落一地,牆上的績效表寫著“本週製造哄搶事件十六起”。

“觀眾朋友們,我們現在位於'小王帶你睜眼看世界傳媒公司'總部。”記者聲音發顫,“這些看似普通的工位下,每個鍵盤都連結著境外虛擬伺服器......”

“我們還在公司老總的私人電腦裡面發現了來自境外的指令書,要求他們在這段時間儘量掀起混亂,讓整個東國亂起來!”

“他們用深度偽造技術,把交通事故現場說成哄搶現場。”萬翔再一次出現在螢幕當中,他身後的螢幕上出現了一條這幾天熱度最高的影片。

“這條影片在72小時內引發18起群體事件,而始作俑者,”鏡頭轉向看守所裡滿臉痘印的年輕人,“只是個初中輟學的影片剪輯員。”

當資金流向圖鋪滿整個螢幕時,所有的觀眾不由得發出驚呼。

錯綜複雜的箭頭從本土賬號延伸到海外空殼公司,最終匯入某個離岸賬戶。

“每條點贊量過萬的謠言,都在為這個數字添磚加瓦。”萬翔用鐳射筆圈出暴漲的曲線,"昨晚落網的財經大V'李老師',單是製造銀行擠兌恐慌就獲利900萬。”

最震撼的畫面出現在節目尾聲。

資訊防控部展示了最新研發的數字溯源系統,只需上傳任意網路ID,就能在60秒內生成關係圖譜。

當一個網紅美女賬號的虛擬面具被層層剝開,露出一個鬍子拉碴的中年男人的駕駛證照片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透過這套系統,無論你使用了多少跳板,掛了幾層梯子,只要你還身在東國境內,我們就能很容易的找到你!”

“我建議,所有還在東國境內,還當自己是個東國人,只是一時鬼迷心竅才拿了不該拿的錢去造謠抹黑的人,收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