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章 不為人知的五件事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 張燦在臺上誇誇其談,幾乎把周瑜講成和自己差不多的新一代男神。

原先應該在臺上,而現在坐在臺下的主持人小劉,忍不住發問了,

“張燦老師,那既然周瑜是這個形象,為什麼和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差距這麼大呢?”

小劉心下清楚,如果按照張燦這個模式講下去,那麼他這個主持人,毫無疑問的失業了,不過他這次的問題,確實是心裡的疑惑,卻不是想要搗亂什麼的。

但是錢百源還是皺著眉頭看著他。

畢竟小劉的問題並不是提前約定好的,這簡直就是找事!

平日裡看著這個小劉還是很穩重的,今天這是怎麼了。

錢百源卻不知道,今天完全是因為張燦的發言,完全的打動了小劉。

三國的歷史,歷來眾說紛紜。

而在普通人的心中,卻一般都是以《三國演義》的形象,當做三國的形象。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小劉一直想問的。

只見張燦壓了壓手,示意他坐下。

這……

小劉心知自己的問題太突兀了,卻也是忍住了滿腔的疑惑坐下。

張燦自然不是不讓他提問,而是指了指身後的大螢幕。

只見大螢幕上出現了一段話,

“歷史上的周瑜為什麼和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如此遙遠?戲劇形象中的曹操為什麼是白臉奸臣?為什麼我們對三國這段歷史既熟悉、又陌生?這些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張燦繼續說道,“剛剛這位觀眾問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來簡單的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因為歷史有三種形象。第一種是史書上,主要是正史上記載的形象,是我們歷史學家主張的形象,這個形象我稱之為“歷史形象”。這第二種就是文學藝術作品當中的形象,比方說《三國演義》,比方說三國戲,這裡面歷史人物的形象稱之為“文學形象”。第三種就是民間傳說,民間信仰,甚至每個人個人心目中的歷史人物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民間形象”。民間形象是包括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那個形象的……”

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

這一段話聽得臺下的人一愣一愣的。

幾位歷史愛好者的觀眾,已經拿出隨身的筆記記錄了下來,還有人似乎借紙筆,宛如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到了重點。

張燦的這段話,把他本身的才華暴露無遺,沒有人再懷疑張燦是不是講不好三國了。

錢百源等幾個工作人員,都忍不住坐直了想聽聽張燦後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