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倫的團隊中只有安木羅對這個計劃表達過躊躇,可他的性格註定他只能是個優秀的副手,無論贊成或是反對,他缺乏一錘定音的勇氣。
於是這個莽撞的,足以動搖青衛整體利益的計劃就這麼輕而易舉地透過了,而一開始對整個計劃持保留態度的安木羅甚至成了刺胡計劃的核心負責人。
有過被米羅誘導的經驗,引導安木羅在不知不覺間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計劃對伊思來說並不比慫恿託倫,說服他的團隊更難。
安木羅是一位優秀的副手,副手的天職就是保護團隊核心的利益不受損害。於是他很快就放棄了在軍隊中遴選行動人員的想法,轉而著眼於透過代理在黑暗世界僱傭殺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一切的起因不過是伊思交給他的關於黑暗世界殺手的十餘次成功案例。
道路終於鋪平了。憑著對主考官需求的掌握,作為殺手中的佼佼者,狄利爾.魏斯在幾輪競聘中過關斬將,順利成為最為關鍵的第一執行人,格林尼治複國,由此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而現在,出雲暗流湧動,胡洱“僥幸”逃過了十拿九穩的暗殺,苦心尋找幕後的黑手,他要做的,就剩下坐實託倫的嫌疑,然後活著離開。
在魏斯的情報中,胡洱有著智囊的名聲,殺掉一個智囊大概不難,但讓他活著,並且推斷出自己想要他知道的資訊卻不是那麼容易掌握分寸的事情。
對於自己的加料,那位掌握到什麼程度了?需不需要再給他一些提示?提示到哪一步才不至於讓他懷疑?
雖然在和伊思的通話中表現地自信滿滿,但魏斯其實忐忑,他心不在焉地吃完飯,終於還是決定找幾個情報點。並非不相信伊思的智力,只是經歷使然,伊思更擅長把握大局,對於他這樣的具體行動能提供的幫助著實不大。
另一邊,胡洱和警方的有限度合作開始收獲回報。那些專業的偵探,側寫師和犯罪專家們從62具屍體中發現了大量線索。
首先是身份,62個襲擊者來自於7個臭名昭著的殺手集團,沒有獨行殺手。殺手身份的確定引出了一個代號為“武松”的招募行動,報酬豐厚,買家支付了達到貨值70的預付款。
“武松”的確定又幫助警方摸出了魏斯和買家,魏斯先且不提,那位買家卻來自一個知名的國際掮客團體,這個團體之所以出名除了絕無僅有的天價委託費,更因為他們從不接觸委託人。線索自此中斷,胡洱的收獲不過是委託人試圖隱藏身份,這和他的判斷一致,算不得驚喜。
其次是狄利爾.魏斯,二階武者,獨行殺手,擅用狙擊槍。出道5年,28次任務無一敗績,至今沒有留下照片,只知道他是格林尼治人。
胡洱自然確定了他就是那個消失的狙擊手,但魏斯的確優秀,狙擊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附近的攝像頭也沒有捕捉到任何有價值的畫面,但胡洱卻有一些收獲。
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他卻躲過了,到底是那個狙擊手有意放他一馬還是純粹的運氣使然?格林尼治人,胡洱的腦子裡轉過數個陰謀藍本,但無論哪個都無法解釋整個事件,胡洱決定放一放。
第三自然是海量的零散線索。
槍械彈藥來自出雲地方警衛隊,這一點指向出雲地方勢力;殺手入境前來自多個綠島,持有多方通行證,居然沒有非法入境者,這一點又指向青衛內部勢力;個人物品不少,指向更顯散亂。
這些東西看似毫無價值,但胡洱依然從中刪選出兩份剪報,一處紋身和一個印著託倫標記的打火機。這些殺手中的某些人看起來對政治有極大的興趣,而且其中託倫的支持者似乎多了一點,這顯然和那個委託人小心隱藏身份的目的是沖突的。
是故意送給我看的嗎?胡洱想起託倫新近吸納的一個智囊,那個叫作伊思.胡德的年輕人,託倫似乎很倚重他,他恰好也來自於格林尼治。
真是引人遐想的巧合啊……
放下手上的檔案,胡洱捏了捏眉心,再次呼叫自己的衛士長。
“大人。”
“加強和那些警察的合作,讓他們去找狄利爾.魏斯。”胡洱皺著眉,魏斯是二階武者,即便被發現也不是那些警察抓的住的,自己的精銳衛士也不行,“讓樸天惠參與追捕,告訴她,我要活口。”
“是。”
如果連這些庸碌殺手都知道自己在為誰服務,作為獨行殺手的狄利爾.魏斯理所應當知道地更多。接下來,就看那些警察和樸天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