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章 小龍盤虎踞處

沙迦的動作輕描淡寫,但是聲勢並不小。然而,這種放在方天前世可以稱為是奇跡的現象,放在這裡,竟是沒激起一片掌聲。連一群小家夥們都已經見慣了這事,起初見時還能歡呼雀躍,現在麼,只是帶著欣喜地圍觀罷了。

不一會兒,樹已移好,棚已架成。

再加上剛才的那個小平臺,錯錯落落間,這個數裡方圓的小湖中,已是初顯風采。小家夥們雖然不知道這幾個東西放在湖裡有什麼用,但看著這新奇的一幕,卻也莫名欣喜了起來。

“你們在這四周和竹林那邊隨意玩,我們中午再集合。”方天對一眾小家夥包括小oi說道,然後和沙迦歐文幾人,回到舟中,出湖逆水而上,往西南方向去了。

目標,一個不高但氣勢沉穩顯得很是豪邁的小山脈。

當幾人再次棄舟登山,到了光禿禿的小山脈頂端的時候,看到的是西面一條大河,洶湧澎湃而來,在撞擊到這個小山脈的地方,激濺起大片大片的浪花以及震天的聲響,然後,這激昂的河水,圍繞著大體呈現著圓形的山脈底部,形成了一個大轉盤。

流水轉盤,或者說,一個旋轉著的流水沖擊湖。

這山並不太高,四周視野也並不太闊,不過十數裡外便有遮隔,但神奇的是,在這小山脈頂上一站,四處放眼一望,令人頓生天高地闊之感、意氣洋洋之慨。

安德森甚至還把兩手放在嘴邊做成喇叭,長長地狼嚎了一聲。

聲震四野,引起數聲不明回應。

“小弟,真是神奇。”歐文四處打量一下,嘴裡發出一句意味不明的咕噥。

雖然意味不明,但方天卻是明白的,心裡也暗暗好笑。

前世有個讀書人,叫劉禹錫,寫了一篇小短文叫《陋室銘》,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前世還有個讀書人,叫鄭板橋,在其讀書的山頂處,只有小屋幾間,桂花兩株,瘦竹少許,然而那“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十字門聯朝門上一掛,令人望之,頓覺天地浩渺,此地幽深。恍然之間,其地便成遺世獨立處。便不讀書,也是靜氣滿懷。

能引人者,不必定是大景勝境。

能饞人者,不必定是海味山珍。

正所謂“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就如此時幾人所在,山不是高山名山,水更不是幽水名水,但這山這水一搭配,山靜水動,山定水旋,山無聲而水轟響,山巍然如虎踞,水峻急如龍盤,人立於其上,觀此山水交疊,龍盤虎踞,胸中自然大為開朗,別有一種情懷。

“歐文大叔,安德森大叔,你們前段時間不是在瀑布底下頂鍋蓋麼,以後要是抽空來這底下的湖裡練拳,感覺怎麼樣?”方天指著底下如同黑龍卷一般的咆哮湖水,笑著對歐文和安德森兩人說道。

水中練武,方天初見於金庸的小說。

這位老先生在其大作《神鵰俠侶》中對某獨臂大俠的練武有生動描述道:“當晚子時潮水又至,他攜了木劍,躍入白浪之中揮舞,但覺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齊至,渾不如山洪那般只是自上沖下,每當抵禦不住,便潛入海底暫且躲避。似此每日習練兩次,未及一月,自覺功力大進,若在旱地上手持木劍擊刺,隱隱似有潮湧之聲。此後神鵰與他撲擊為戲,便避開木劍正面,不敢以翅相接。”

後來方天見到的不少小說,對此場景都有所發揮,不少穿越者穿到異界練武,都採用了這個方式。

金庸所述雖是出自虛構,但是這種練武方式卻是很值得商榷一番的。

大凡接觸過水的人都知道,水有浮力。大凡下過水的人也都知道,水有拉力。這浮力和拉力結合起來,導致一個人在水中既靈活靈動,又身不由已,只能隨水而動,而且定不下來。

一個普通人站在水中,即便你站得再穩,假若有一個大浪打來,你也是站不定的,水的裹挾力,會打得你找不著北。

中國古代華夏武者,嗯,就是方天前世粗粗瞭解過的那一點皮毛,也知道,最重下盤功夫。而下盤功夫在什麼地方練最好?在擁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轉入到水中開始進階練習其實最好不過。

“在底下的水裡練拳?”看著底下奔騰的湖水,歐文和安德森臉色都是有點發白,卻也蠢蠢欲動。

格羅特卻是二話不說,直接把身子一甩,像是一塊大石頭一般地砸入到底下的湖水中,激起老大的一片浪濤,看得山頂上幾人面面相覷。

“前輩,再麻煩你在這個湖裡凝建幾個平臺,不必露出水面,人站在上面露出腰部即可,也可弄幾個更淺一點的,人站在上面,只露出個脖子。不過這些平臺,就要弄得結實一點了。”

方天又指揮著萬能機沙迦說道。

話說,把一位法師當長工使用,那感覺,那滋味,還真的確實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