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3章 我心當如量天尺,量天量地量眾生

這點,是前世的那條道路,不能帶給他的。

這個時候,方天又想起了一句話。

一句來源於前世的,他在這個世界說過,並給他帶來了一段奇遇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北宋一個叫張載的人說過的話。

前世時,方天先是知道了這句話,然後才知道了張載這個人,並由這句話而敬佩著這個人。

這一世,具體地說,現在,方天仍然敬佩著這個人。

但在這個人和這句話的關繫上,卻已然有了一個新的看法。

什麼看法呢?

一句話,四個字。——大而無當!

再明白點說,這句話雖是由張載所言,但是他這個人撐不起這句話,他沒有將這句話“立”起來的那個分量。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點,他做到了哪一點?

退一步講,他提出了哪一個具體的不與世而移的豐足體系和設想?

沒有!

一個都沒有!

所以,這句話只是這句話,而這個人,也只是這個人。人與話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

張載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人,但那種程度的了不起,與這句話的了不起,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如同天塹般的鴻溝。細究此人與此話,不過是,天地有至理,經此人之手而出,此人只是一個中轉,如此而已。

或者說得好聽點:天地有至理,偶借賢人出。理可曰至大,人只是中賢。

中國古代有雲,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何為不朽?

不因世而廢,卻又能與世而移。

以方天現在的眼光看去,在他有所瞭解的前世幾千年華夏人物裡面,能稱得上“立”的,老子算得一個,孔子算得一個;蜀相算得一個;秦皇算得一個,某位被方天在此世篡改過詞作的大boss算得一個。

還有一個,不,最後這只能算得半個,那就是衰到了相當程度的楊二。

按前世某些小說中的說法,楊二就是個典型的“以力證道”的人物。

然而很遺憾,此君開天未成,結果灰灰了。

但是他的“道”,被繼承了一下。

所以算得並只能算得半個。

……

夜風送爽,夜露送涼。

似乎是受到這風露的吹拂和滋潤,方天腦海中,那如無邊葦絮的思緒漸漸凝聚,終又是形成一滴清露,滴落在方天心思。

我有一個貫穿一生的目標;

我對這個目標有著深心裡的認同、嚮往和自豪;

我將始終在通向這個目標的道路上行走著,哪怕速度很慢,哪怕永遠也到不了。

這便是那滴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