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地,方天想起了前世的華夏神話故事,從理論來說應該排在第一位的那個。
盤古祭起開天斧,混沌自此清濁分。
清者上浮為天。
濁者下沉為地。
清者為核心,決定整個天地的執行。
濁者也並非被拋棄,而是處於一個輔助的位置,是一個“承載”的所在,許多暫時用不到的東西,都在這裡堆積著,並且時刻醞釀著、運化著。
其中的一部分,會不時地由濁化清,升騰而去。
同樣地,那清者之中,也會不時地有東西由清化濁,沉降於地。
天地,清濁,就這般時時地處於運轉和運化之中,而主宰意識天地運轉和運化,便是“心”。
這也是陰陽!
方天忽地徹悟,原來,天地間的一切變化,都可以歸旨於陰陽。
兩個人,一男一女,在一起,那是天然的陰陽。
兩個人,都是男性,或者都是女性,若處於一起,同樣是一層陰陽。——
單以男性而言,兩人之中,那個更高的、更帥的、更聰明的、更有力的、更擁有社會資源的、更處於社會上層的,天然地便會對另外一個形成壓制和刺激,同時對其造成影響,或積極的,或消極的。
反之,那處於下位的,同樣會對上位的造成影響,讓上位的那位,或憐憫,或鄙視,又或時刻警惕著——這小子,層次是不是離我太近了?我若一不注意,會不會被其搞翻?
兩者之間,彼此都給對方施加著影響。
若無下者襯託,上者不會誕生憐憫高傲等情感,同樣,若無上者襯託,下者也不會誕生自卑憤恨等情緒。
所以,前世的不少幻想類小說中,總有實力強橫的角色用不可一世睥睨一切的目光俯視著天地眾生,嘴裡並淡淡或不屑地說道:“你們這些卑微而下賤的螻蟻啊……”
卻不知,若無那些“卑微而下賤的螻蟻”作襯託,他又如何會産生這種情緒,發出這種感嘆?
換言之,也可以說,此等之輩,縱然實力強橫如天,其情緒,也並非自主。
而是被那些其所言的“卑微而下賤的螻蟻”主導著。
從這個角度來看,會發出這種感嘆的人,其力量或許是強橫於一時一地的,但其心態,也不過只是螻蟻。
在勢易時移之下,這樣的人,很容易就會被打回原形,然後跌落塵埃。
因為其原本,就只是跨出了半步,一隻腳進了門,另一隻腳,卻依然還是在門外。
就如同這個世界的魔法師,到了九級之後,或者精神力積累上可以引發蛻變了,又或者“心”的感悟上可以引發蛻變了,但只有兩者全部過線,其人才可以真正地蛻變,跨出那關鍵性的一步,成就法師。
在此之前,跨出了半步之後,成為“準法”,或許可以傲視九級以下的一切魔法師,但在真正的法師面前,卻依然什麼都不是。
這是什麼?
這也是陰陽!
繼炎黃之道之後,方天於陰陽之道,終是有了初步的領悟,自覺已經可以用它,來解析很多很多的東西了。
或許,只依靠這種解析,不依靠六境的修行,有一天,也能達到“初陰知塵境”的層次?
方天心頭剛轉過此念,接著就搖頭一笑,是苦笑,也是微笑。
剛還說著陰陽呢,怎麼就背離陰陽了。單以這樣的解析,就算讓他達到最高的層次,也終究只會是個“準初陰知塵境”吧。
一個“準”字,宣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