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日後,他是否需要確立一個思路,即專門劃分出一個,“不修行”的時間?
也就在這種狀況中,修煉著,與放鬆著,思索著,與清閑著,一日又一日,方天終於把七星月錄的內內外外,全數搞定。
相關的雜事且不必多說,主要的,是內容方面的確定。
“本心、塵心、道心”之論是要有的,這個東東直接引出七星湖,算是七星月錄的根底。
“九天十地破妄滅魔大真法”也是要有的,縱以方天今日的眼光來看,它也很有意義,而且,它正是由“意識”而及“心”的一個綜合性修煉法門。
這個修煉法門,對大多數人,效用不顯,但對某些有特殊及豐富經歷的人來說,如當初七八九級時的木羅埃裡克之類,當有奇效。
而這類魔法師,在這個世界,其實不少。
“立世、遊世、經世”也是要有的,這個其實和修煉的關系不大,或者說直接關系並不大,方天為什麼將之放進來,其實自已也說不清,只能說,心中存著那麼一點期盼性的試探吧。
這一篇,算是伸向這個世界的一根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探針,至於能否探出什麼來,一時半間,方天並未存著指望。
他的耐心,之前就已經在一步步前行的過程中,變得很足。
更有加洛多斯前幾日給他上了一課,“我等你三百年”,大法師閣下那平靜淡然卻堅決到徹底的話,方天聽了,心中還是很有感觸的。
有這樣的耐心和堅定,天下何事不可做?
也就是從這句話,方天便知道,並且可以斷定,一旦有那麼一點微渺的光芒,這位大法師閣下必可以借之沖破黑暗。
這三篇比較重要或者說相當重要的論文,就算是這期月錄的“正餐”了。
而除此三篇之外,方天還撰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
當然,乍看起來是亂七八糟,但若從方天自己的層次看過去,這些東西都是各各有所闡述的,就比如說其中的一篇《養身論》,這一篇其實還可以加個副標題,叫《論魔法修行與酒的關系》的。
在這一篇裡,方天用零碎的筆觸,講了一些魔法師在修煉之餘,如何調適身心尤其是調節身體的辦法,比說如散步啊,打一套舒緩的武者拳劍啊之類的,又如每天下午時分,喝上一兩杯麥酒啊之類的。
通篇沒有任何玄虛,也沒有任何深奧,方天只是平平淡淡如閑話家常般地述說著,但其中,很深很深地滲透著方天站在現在的這個高度,對“身心轉化”這一論題的幾乎全部認識。
其它的一些篇章也與此類似,方天所述指向不一,也比較零碎,但用方天自己的眼光看過去,這些,全都是圍繞著“身”、“心”、“意識”、“精神力”這十字修行體系專案來的。
其實那核心的三篇,也是。
換句話說,當前階段,不止是出自方天本人,就是普天之下,一切與修行有關的理論與實踐,在方天看來,也都是可以盡數歸入此四者之中的。
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萬流歸宗”?
內容確定,然後定稿,再然後,形成完整的《七星月錄》的速度就快了。
然後,這玩意兒,就火熱出爐了。
方天想起了前世的烤紅薯。
之前開發那個“全自動套版印刷術”的時候,方天本就把裝訂這一工序考慮在內的,而對於此世而言,裝訂比前世更簡單,也更直接。
不用圖釘,不用絲線,不用粘膠。
而是直接把紙張的邊頁“複歸混沌”的,也就是在需要裝訂的地方,那一小排,直接化零為整,由許多薄頁,化為一個厚張。
月錄的樣式和前世的雜志幾乎一般無二,只是略小了點,封面的中間靠上位置,是方天自題的《七星月錄》,下右側,則是用略小的字標著第零期,內部傳閱本。
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顯得很幹淨。
還是小島上,諸人聚集。
當看著方天把一小塊晶石放入那個東西視窗中一個微凹的位置,然後在其直接操控下,那一本本“大書”依次而出的時候,就連加洛多斯,都是抱著一種景仰神聖的態度來看的。
盡管這套印刷術,他是全程的參予者之一。
這月錄,在場中人,除了方天之外,一人一本。
方天直接印了四十二冊,合這個世界的一月之數,也算是聊以和“月錄”的“月”對個應吧。
場中五人,加洛多斯,埃裡克、安迪、帕特,小oi,拿到這份月錄時,神情全都是無比神聖的,整個場面莊嚴而肅穆,讓方天看得以為他不是在發刊物,而是聯合幾人舉行什麼降神儀式。
然後翻開內容,幾人就完全沉浸進去了,把方天放在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