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2章 筆、墨、紙、硯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三天後,方天要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

但這三天的時間,卻讓方天非常深刻地認識到,當一個“發明家”,真的很不容易。

或者說,很難。

這種如同碗裡撈針的定向尋找,以及對比試驗,更加上魔法對於試驗時間的極速加成,理論來說,應該是不費什麼事的,也不費什麼時間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試驗因成功而結束之後,哪怕是現在的方天,都感到精神隱隱有點疲憊的感覺。

那絕對不是因為精神力不足什麼的,而只是意識之中,對於這種“頻繁的”、“一次又一次的”、“連續不斷的”試驗,本能地産生了一絲不耐煩。

這不耐煩盡管確實只有那麼“一絲”,但方天現在對自身的身心感受何等敏銳?所以,精確地捕捉到了。

這個發現,不得不讓方天心中嘆息。

嘆息著發明之難。

據說發明大王愛迪生實驗燈絲的時候,前後試驗過的材料多達幾千種。

這個故事方天前世很早就聽過,也由衷贊嘆過。但說實話,那個時候,對這個“幾千種”,方天真心沒有一個實在的概念。

如果一個人一天抽出八個小時,不,十二個小時的時間,用在這“幾千種材料”上面,一天,能試驗幾種?這幾千種,又一共需要多少時間?

愛迪生用的時間並不長,最多幾年吧。

但這位先生其實也是一位“不世出”的人物,他的例子,不具備常規參考性。

他花的時間,只有幾年。但若放在別人身上,放在別的“一般的發明家”身上,這幾年,很可能需要擴充套件,擴充套件到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換言之,一個發明,其背後代表著的,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時間。

一個人的一生,在這樣的事實面前,真心是微不足道。

假如你不止是活著,還想要“做一些事情”的話。

只是尋常地活著,那時間,恍如悠然流淌的小溪,而如果想要有所追求,有所奮鬥,則很容易發覺,那小溪,不知什麼時候,變成瀑布了。

飛流直下三千尺,那直下的,不是水,而是時間。

這三天裡,方天一共試驗了四百九十二種的材料,這還是因為,他知道要找的材料大體具備一些什麼特質。

如果只是茫無頭緒的尋找和試驗,像愛迪生實驗燈絲那樣,只怕這個數字要擴大十倍。——嗯,那基本上應該也就和愛迪生的燈絲材料實驗數目差不多了。

其實,理論來說,還是有辦法把這個“四百九十二”的數目再減少一些,甚至是減少很多的。

如果方天是一個植物學家的話。

但很遺憾,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