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球面中,也就是從地表向著地心的方向,不同深度地同樣散佈著數個光點。——這幾位聖域者,在地下幹嘛?
這兩處的光點都很正常。
讓方天有點詫異和不解的是,還有一些光點,分佈在球面上方,或者直接點地說,不是在地上,而是在空中、半空中的位置。那大抵並不意味著其淩空而立,而是……
在方天的進一步感應中,一些東西,像是半透明的瑪瑙或者琉璃一樣的東西,如同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在識海裡,於那個虛擬地球的上空,浮現出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一共十一處,有大有小,並且大小相差懸殊。
其中五處,裡面有著光點存在,而其它六處,則是一片黯淡。
方天先是目光一凝,然後若有所悟。
以前接過那把從家族手中過來的軒轅劍時,於識海中出現的景象,再一次浮現出來。——他以前感受到的那片青濛濛的空間,就是現在的這十一處“島嶼”中的一個?
而這些東西,就是他以前在卡巴斯基故事中,隨口依據前世小說而瞎扯的“秘境”?
方天搖搖頭,有一種不大不小的荒謬感覺。
不過當這種淡淡的荒謬感覺下一刻隨之散去的時候,又一種感覺,浮上方天的心頭。
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言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如果說“見天道”什麼的還太遙遠,那麼“知天下”這一點卻再實在不過地展現於當下。
方天隨即又想到了我道六境中的“初陰知塵境”,在現在的這種體驗下,這一境界,似乎初步展露了一點門戶。
不過事物從來都是兩面,所謂陰陽之道。
這一次晉升,世界在他面前展現的同樣,他自己同樣也展現於這個世界之中。
心中閃過此念,方天仰頭望向天空,微微搖頭,淡淡苦笑。——這麼一來,他之前才定下的“隱士”計劃便全數泡湯了。大陸上的那些聖域者,對這方天地的體察可能不如他這般清晰明細,或者遠不如,但他們只要不是智商欠費停機,而且是全體的、全數的,那麼只要稍一推斷,便會知道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發生在誰的身上。
那麼,以後,和他們之間的互動,應該是和之前預想的,要有點不一樣了。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在這種事情上,他所要做的也不過就是一個“隨”字而已,卡巴斯基故事中曾經說過的,隨波逐浪的隨。
我心當函蓋天地,我意當截斷眾流,而我行,則已然可以隨波逐浪。
佇于山峰良久,待身周的波動漸漸平息,思慮亦逐漸明晰,方天再次仰頭望了天空一眼,揮一揮衣袖,於險峻程度不等的山坡,隨意漫步而下,一步便是數米、數十米,又或數百米。
而值當此時,天空雲霞方興,璀璨未息。
也不知道這種情況究竟要持續多久。
下山後,依著這段時間的經驗,方天毫不費力地又加入了一個團體。
這還是一個商團,不過成員眾多,成分複雜,許多人僅僅只是順路而加入到這個商團中,為著一些事情上的方便。——別的且不說,單單是夥食上可以互通有無,就是一個不小的便利。
來來去去,隨聚隨散,是很正常的風景。
方天在其中毫不起眼,恩,這是說加入商團這種行為。不過事實上,四級武者還是很有面子的,才一加入,他就被引領著,混入了一堆同樣是三四級武者的群中,唔,其中更有一位五級武者。
不出他之前所料,天顯異象,眾議紛紛。
這種事情,哪怕是放在前世,大為開明的二十一世紀,都會鬧翻了天,網路上肯定會吵得不行,更何況是這種稍微有點風吹雨打便會傳播三千裡的環境了。
商團中,上至老闆,下至夥計,中至其它各路如他這般的外來加入人員,幾乎無有不熱議紛紛,意見不一。
而在議論之中,眾人的神情,有的激動,有的高亢,有的迷茫,有的隱見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