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修路在繼續。
陳三妹仍舊不辭辛苦的跟著工人們跑前跑後,期間注意到姚芳臉上紅潤潤的,也沒有多想。
倒是姚敦越發的殷勤了,幾乎跟在姚芳身後寸步不離。
修路進入尾聲,焦文金的人從山上源源不斷的運下來的碎石塊。
這期間,提起那座賣出去的跟房公子頗有淵源的靈溪山。村裡有人議論道:“好久都沒見那位買下山頭的小公子了。”
“也不知道那位公子在山上做什麼買賣,聽說是建造了莊園,守的很嚴實白天晚上都不讓人靠近哩……”
陳三妹聽著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自己則讓人在一塊寬敞的地面上,將碎石混合石粉加水和少量的泥漿不停的攪拌。
然後在已經鋪平的路面上抹勻。
又用提前鑄造好的一大塊表面平整的生鐵鋪在泥漿上,用人力反複捶打碾壓這快生鐵,致使路面平整。
等到了第二日早晨,再次對路面整修。
這個時候的路面處於半幹半濕狀態,期間更有些許碎石未填充的縫隙,便要再撒一遍碎石,然後人力再次拉著鐵片放在路面上再次捶打。
就這樣一層層的碾壓,直至路面堅實、碎石攤平。
這期間家家戶戶出門都要沿著牆根處預留下來的還沒種植灌木的‘通道’行走。
還未徹底幹透的路面禁止行人走過。
道路面徹底修好的這一天,十裡八鄉的人都來圍觀。
不過工人可沒有閑著。
這期間,陳三妹請來的工人們一直在壓路面,而焦文金則是帶著人陸陸續續不斷的將碎石塊砸碎,一車一車的運送到山腳下來。
等路面修好後,焦文金又要帶著弟兄們去山上割灌木。
陳三妹栽種的重瓣棣棠是江南地區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山上到處都有,開滿了黃色的花朵,遠遠看去金燦燦一片。
此時此刻,這些黃色的“重瓣棣棠”堆積成了一座座小山堆,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工人們正在沿著路的邊緣、牆根一棵一棵的栽種成筆直的一行。
明黃翠綠成一行,讓人看著便賞心悅目。
看著別家已經在種起來的棣棠,後面的村民們也迫不及待的幫忙在自己院牆跟前挖坑。
只有崔母看著忙得熱火朝天的眾人無動於衷。
除了陳三妹,家家戶戶的人都對陳三妹贊不絕口:“陳三妹你真是太聰明瞭!你是怎麼想到把這些重到村子裡來的?”
陳三妹穩穩的答道:“我看山裡的棣棠多,才想著移栽過來的。”其實是受了現代的冬青綠化帶的啟發。
“真好看啊,這下咱們靈溪村可要遠近聞名了!”
趙裡正也樂的合不攏嘴,只感覺自己的兩隻眼睛不夠看了!一會看看腳下踏實的地面,一會兒看看堆積成小山的重瓣棣棠,一會兒又看看和家家戶戶圍牆相互映襯的栽種好的植被。
就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一樣,不,像詩!
他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是去縣令府上也不曾這麼激動過啊。縣令府上的花花草草雖然比這山上隨處可見的灌木名貴,但是卻不足以震撼人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