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得是臺上的賀頌之。
餘澄覺得,自己忽然回到了高一那一年。
相似的大禮堂,同樣的場景。
她在臺下,他在臺上。
賀頌之講話,依舊是他一貫的風格。
重點清晰,而又娓娓道來。
他講起自己剛入大學時選擇部門的糾結,最後隨便盲選了一個,就選擇了支教部。
後來真的來到了這裡,從小助手做起,才慢慢發現了支教的意義。
從線上講課到線下接觸,他逐漸發現了教育不公平的諸多現象,也與可愛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度的聯結。
逐漸也就走到了這裡。
大螢幕上,有許多照片。
有他和山區老師溝通、給孩子們寄禮物的照片。也有他站在一群小孩子中央,笑得燦爛的模樣。
說實話,真的很觸動她。
在他和小孩子的那張照片裡面,他其實並不像平時一樣認真打理自己的形象。
也許是當地的環境真的不好,他看著比平時要疲憊上不少。給人的感覺也要消瘦一些。
但他的眼睛裡,卻閃耀著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耀眼的星光。
餘澄卻覺得,他的樣子還是一樣的好看。
曾經,她覺得賀頌之是一個完美到無可挑剔的人,她從沒有看到過他沒有那麼好的形象。
可如今看到了他沒有那麼光鮮的樣子,餘澄竟然也沒覺得有種濾鏡破碎的感覺。
相反,這讓她在欽慕他之餘,還多了一分敬佩。
他才不是什麼高高在上腳不沾地的神仙。
而是將腳切實地落在堅實的大地上,去熱愛這個世界的一個人。
賀頌之講著講著,視線與臺下的觀眾互動。
當他和餘澄對視時,不由得會心一笑。
視線也多停留了幾秒。
高一那次宣講,餘澄也曾感覺到,他的視線在她所坐的那個地方停留了一會兒。
但那次大抵是錯覺吧。
這一次,她卻能很肯定地知道——
這不是錯覺。
他也在看她。
整個宣講結束,餘澄三人回到宿舍。
方舒文還有些糾結:“唉,晚上報名就要截止了,到底報哪個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