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塵上看兵力至少也在2000以上,這讓塞多留的心直接涼了半截,絕對是敵人的主力到了,也不知道敵人多少兵力。
面對騎兵的衝擊,那些步兵也不敢撤退了,他們知道面對騎兵的衝鋒,他們一旦撤退,那麼將是一面倒的屠殺。
“以百人隊為單位布環形陣!布環形陣!”
一名軍事保民官大聲說道。
那些正在撤退計程車兵接到命令後,立刻以百人隊為單組成了一個個環形陣。
他們舉起盾牌,正面朝外,這樣就不用擔心來自後邊的攻擊。
那些騎兵衝到那些士兵的側面,將手中的標槍狠狠地扔了出去,然後打馬走開。
由於沒有馬鐙,這個年代的騎兵的戰鬥力很成問題。
當你砍步兵一劍的時候,有時候不是步兵被砍死,而是你因反作用力從馬上掉了下來。
完全沒有後世騎兵那種橫行天下的風采,所以李維發現這一點後就沒有再大力發展騎兵,而是全力發展起步兵。
至於馬鐙那種東西,至少幾十年內李維是不打算拿出來的。
羅馬的強敵帕提亞人和日耳曼人、高盧人都是以騎兵稱雄,要是將馬鐙搞了出來,那才是最大的資敵。
那些標槍狠狠地射到羅馬的步兵方陣中,由於方陣極為密集,所以命中率相當不錯。但是由於他們反應很快,搞起了龜甲陣,效果並不顯著。
就在這個時候,三個方向軍旗飄揚,三個軍團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塞多留殺了過來。
只是他們刻意留下了一個缺口,西南方向的口子特別大。
圍三缺一,看來敵人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塞多留暗暗想道,
事實上西方也是講究圍三缺一的,當然這種戰術主要是為了減少傷亡。
如果想要全殲,那就是步騎合作,將其合圍了,只是這樣傷亡很大。
李維其實想全殲的,但是那樣傷亡太大,所以還是圍三缺一。
接下來只是想一想塞多留就明白會發生什麼事,一旦他撤退,那麼就會遭到伏兵的追殺,然後就是一邊倒的騎兵追殺。
但是如果不撤退,那麼真的會被全殲。
這其實就是一個早死還是晚一點死的問題。
只是稍微思考了一陣,塞多留就做出了決定。
“命令從第五大隊到第10大隊留下阻敵,其他人全部跟我撤退。”
正所謂慈不掌兵,即然明知不是敵人的對手,那麼就儘量將自己的傷亡降到最少。
這6個大隊不僅包括攻城的4個大隊,還包括本陣的2個大隊。
先是一陣沉默,軍號手立刻吹起了軍號。
大隊旗揮舞,收到命令的部隊一陣絕望,但是他們還是服從了命令,留了下來準備阻敵。
“對不起,這次我欠你們的。”
塞多留一臉歉意地說道。
但是想要逃跑哪有那麼容易,看到塞多留真的帶著軍隊向西南逃竄,那兩個軍團漸漸向中間合攏。
一些士兵拿起弩箭站在最前排,一排下蹲,一排站著,齊齊瞄向了那個缺口。
塞多留的臉上只有無盡的苦笑,他大聲說道:“龜甲陣,給我衝出去。”
那些羅馬士兵立刻結起了龜甲陣,最外面的羅馬士兵豎起盾牌,裡邊的則將盾牌放在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