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的磨合,蕭歌和吳謙之間越來越沒有間隙,關係越來越好,像是兩位老朋友。私下裡吳謙一點官威都沒有,所以蕭歌直接稱呼他老吳,吳謙也直接叫他小哥。
吳謙同樣吐著白氣說:
“小哥你還是不懂我啊!我才懶得擺什麼官架子,只不過我要是去早了,他們有人還沒到,那他們就會感覺是衝撞了我,又得自責半天。所以我必須最後一個到,這樣他們才會心安理得。”
蕭歌白了他一眼,往手上呵了口熱氣,說:
“當官真麻煩。呵,今年的冬天怎麼這麼冷?”
吳謙若有所思:“是啊,確實冷。”
忽然,一股暖流包裹住了吳謙冰涼的手。
是小玉,她跑回來牽住吳謙的手,指著遠處聚集的人群,激動地說:
“哥你看!那裡有好多人在圍觀,裡面肯定是丁老的煙花,咱們也去看吧?”
丁老是梅陽縣最有名的製造煙花的老人。今年吳謙來梅陽縣做知縣後,搬倒了魚肉百姓的楊主簿,而且上奏朝廷將楊主簿和何縣尉非法吞併的土地都還與了百姓,這其中便包括了丁老的耕田。
吳謙的一系列舉措使得他在百姓心中成為了青天活菩薩一般的存在。丁老早就放出話,為了感謝吳知縣對梅陽百姓的大恩大德,他專門製做了一個特殊的煙花,要在正月十五晚上亥時,吳知縣在杏村樓用宴時放給他看。
看著小玉不用再為生活發愁,可以像一個正常人家的女孩子一樣逛街遊玩的樣子,吳謙心裡暖暖的。
吳謙沒有跟著小玉過去,而是說:
“彆著急,煙花當然是要點燃的時候才好看。咱們先去杏村樓,那裡位置高,待會觀看起來角度最佳。”
到了杏村樓,孫全早早地就站在門口等候了。吳謙跟著他上了樓,一推開門,雅間裡的人都站了起來,向吳謙拱手問候。
“諸位不用那麼客氣,請坐請坐。”
幾句客套話過後,酒宴開始。吳謙和蕭歌坐在正席上,米兒站在吳謙身後,算是他自己的侍酒丫頭。小玉則去了隔壁的房間裡,與這些人帶來的家眷孩童坐在一起。
吳謙本來讓米兒也過去和小玉一起入座,但她死活不肯。說丫鬟哪能和主子一起上桌吃飯,還說別人侍奉吳謙喝酒,她也不放心。
吳謙心中暗笑,這米兒絕對是小玉安排過來監視自己的。她怕自己和這些人喝酒喝嗨了,再找一些美女助興,把持不住自己……
酒過三巡,氣氛漸漸輕鬆了起來。在座的都是一些縣裡的有名望的老者或者是鄉長、里長,年紀偏大,酒量一般。除此之外還有三四個跟著老者一起來的年輕人,很明顯,老人是想提攜他們,認識認識吳知縣。
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吳謙自然也樂意和這些人搞好關係,這樣自己的政令才能通暢。
這時一個年輕男子前來敬酒,一旁的老人溫族長向吳謙介紹道:
“吳知縣,這是老朽不成器的孫兒溫南,剛到弱冠之年,一直敬仰知縣官人的人品。這次聽說竟然吳知縣要來赴宴,非拉著我的衣袖要跟過來一睹知縣的英容。老朽拗不過,只好帶他來了,還望知縣見諒!”
吳謙笑道:
“哈哈哈,無妨無妨。吃飯本就是吃的人間煙火氣,人多才熱鬧。說實話,要是在座的全是長者沒有和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的話,我還感覺不自在呢!”
“哈哈哈!”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