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淑珍所預料的那樣,對刺繡漸漸產生了興趣之後,心之略有些跳脫的性子漸漸變得沉穩起來。
跟琛琛這個龍鳳胎哥哥鬥嘴爭鋒的時候依然有,卻不會再一言不合就動手、不依不饒的了。
琛琛被自家老爸背地裡狠狠訓過、罰過之後,也是收斂了不老少。
現在兄妹幾個正跟幾個表哥、表弟、堂哥、堂弟一起在武老應連恩邀派來的退伍兵手下鍛鍊身體,學些個散打、搏擊之類的小技巧。
強身健體的同時,也是增加點兒自身的武力值。
熊孩子們每天早晚各倆小時的練著,個個累得呼天搶地。
等一個月堅持下來,雖然水靈靈幾個白淨娃娃都成了黑梨蛋子,但這身體素質、武力值什麼的,還真都是直線飆升。
一個個兒的跑五千米半點兒問題沒有,軍體拳也是打得有模有樣。
最要緊的是孩子們的精神面貌也都大大不同了呀!
更堅強了、更勇敢了,也更有毅力更有紀律性、更講究文明禮貌了。
單個兒看著還不大顯,要是呼啦啦往那兒列隊一站:好傢伙,瞅著就特別的氣派,跟一根根挺拔不屈的小白楊似的。
只可惜這暑假都到了末尾,連海一家子和連月一家子都得趕回去上學。
就是幾個小傢伙兒再咋依依不捨,也得等著寒假或者來年暑假。
臨走的時候,連海、連月兩家子可是正經沒少帶家鄉的蘑菇、木耳、松子、榛子、猴頭菇和各色的果酒之類。打量著回去送給武立國、魏來、馮安淮他們,畢竟打從到了京城的地界,大傢伙就是各種不遺餘力地幫襯著他們兩家。
一點家鄉貨不值當啥,可到底禮輕情意重、瓜子不飽是人心不是?
他們兩家自己準備的,幫武英紅、蘇紅英和淑珍捎帶的。
浩浩蕩蕩的,可是正經不老少。
也就是這上車的時候有人送,到站了之後也有人接,坐的又是臥鋪車廂。
不然的話,這出站進站的都是個老大難問題。
送別了那兩家沒多久,就是九月秋風涼、稻穗泛黃的時候。
秋收的戰鼓敲響,可謂是一秋三春忙、繡女都下床了。
就是生產隊新購置了兩臺穀物聯合收割機,水稻、黃豆、晚穀子之類的都不再用人工收割了。這秋收也是整整忙活了倆月,才算是徹底的顆粒歸倉。
沒辦法,地裡的活計忙活完了,還有那老多的山林地呢!
以前本村的,後來又承包的。
經過淑珍兩口子的‘培優’之後,那榛子、松子的簡直都要不分大收和平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