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滿堂歡笑間,淑珍笑著進了屋:“來來來,放桌子拿碗,咱們邊吃邊聊哈!”
聽著這話兒,連山、連恩、琛琛和連熙父子幾個趕緊動作。
拿桌子的拿桌子、搬凳子的搬凳子。
動作那叫一個利落痛快、配合默契,搭眼一看就知道哪個都不是生個子來著。
看得武立國一陣了:“這好幾年不見,連山侄女婿你不但勤快如故,還把連恩幾個教育也很勤快呀!”
沒少被他取笑過只知道圍著鍋媳婦轉的連山淡定而笑:“武叔誇獎了,孩子們都是孝順的,特別能體貼淑珍家裡外頭一把抓、生活工作都要兼顧的辛苦。不但連恩他們幾個會做些個簡單的家務,劉武、武劉兄弟幾個也是不俗呢。尤其我大侄子,不但放桌子刷碗的不在話下,連廚藝上也挺拿得出手呢!”
原本還想著燻他兩句男爺們兒真漢子不該老是困囿在廚房的方寸之間,更該把雄心大志放在事業上的武立國特別迅速又自然地就轉了畫風:“是麼,我大外孫還有這本事?行,厲害,是個出息又孝順的好孩子。”
被誇獎的臉色都有些個紅的劉武失笑:“也就是煮粥、燜飯、弄些個拌菜、炒個青菜的水平,哪兒稱得上啥廚藝啊?都是姑父誇獎我,姥爺您可別信。不然回頭我下廚整兩個,您就知道具體水平了。比我媽、我姑她們真是差得好遠。”
“你這孩子真是謙虛,這樣就挺厲害的了!個大小夥子家家的,有這份孝心就已經十分可嘉了。”廚房啊,畢竟不是男人的戰場。
武立國心中腹誹,但礙著自家姑爺疼閨女,時不時要下廚房做個飯的好習慣,這話兒他到底是沒有說出口。
不過言未出,意已盡了好麼?
經歷過舊時代的老爺子,思想上還是偏於傳統的。
在他看來男人在前方頂門立戶給妻子兒女創造下良好的生活條件,女人處後方操持家裡、照顧好一家老小,才是良夫賢妻的正常婚姻模式。
當然蠢女婿在扛起家庭重擔的同時,能積極主動地幫閨女分擔家務。
作為老丈人,他還是特別喜聞樂見的。
老丈人多少年的雙標,武立國表示已經十分習慣了。
有顏、有才,各種優秀的寶貝閨女,嫁了個鄉巴佬二婚頭子啥的。
簡直明珠暗投般的幹法兒,能遂了她的心思認下他這個女婿,劉守仁已經無比感激自家老岳父的寬容了。
畢竟現在,他也是個有閨女的人了。
至少晚上躺炕上睡不著異地思考,他覺得就是換了他的話,是絕做不來自家老丈人這種灑脫豁達就是。
辛辛苦苦養大的掌上明珠哎,如果一定要找個男人婚嫁的話。他也肯定把橫挑豎撿,選美似的,條條框框的硬性、軟性要求列成長長一串的大單子,秉持好寧缺毋濫的基本原則。
當然這時候腦補得正歡的劉守仁是沒想到,這世上還有個詞兒叫做:女大不由爹!
閨女的情愛,那可是從來不以當爹的眼光為基準決定的。
連老帶小的,整整三十六號人。
在客廳裡放了兩張能坐十人的圓桌,武立國、老楊、鳳舉和劉家哥倆、連家哥倆、寧建設再加上隨行保護武立國的兩名警衛人員坐了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