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良久,長孫無忌更加傾向於第二種。
種種跡象表面,太子本來就有謀反的可能。
陛下這麼做,無非是不想影響到東征高麗的情況罷了。
那麼對於長孫無忌來說,就有兩個選擇。
支援或不支援太子。
太子能成功奪位嗎。
長孫無忌覺得沒什麼可能。
陛下可是打出來的江山,百官群臣,盡皆是陛下的人,軍中將領對陛下忠心耿耿。
難道太子手裡有了些許兵權,就能威脅到陛下的皇位嗎。
這大唐江山,幾乎都是陛下打下來的啊。
更何況陛下如今尚且在壯年。
長孫無忌都想不到陛下怎麼會輸。
“主人,茶涼了,我去換一壺熱的吧。”
旁邊管家突然開口說道。
正在遲疑猶豫的長孫無忌頓時一愣。
是啊,人走茶涼。
也該是作新的打算了。
“不必了,你去趟右金吾衛大將軍府,給晉王送個請帖。”
“邀請晉王明日來我府中參加晚宴。”
長孫無忌是個果斷的人,也是個聰明的人。
他明白怎樣的選擇才最有利。
——
杜荷沒在長安。
太子黨心腹盡皆離去。
東宮裡,也就只有太子妃蘇玉兒,羅馬公主狄奧多西。
可太子妃蘇玉兒,並不知道李安儼是太子的人。
甚至都沒能知道,李安儼的有關訊息。
後宮的楊妃倒是聽說了,宿衛統領被換了的事情。
但也沒有放在心上,她也不知道。
而知曉的杜荷,人已經跑路出長安了。
一切都朝著太子不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一則訊息,卻在長安城內掀起驚天波瀾。
唐朝的傳信,主要依靠完善的驛站系統。
驛站之間相隔的距離大約在二十到三十里之間。
正常情況下,驛馬的速度大約為日行三百里左右,如果是加急的軍情傳遞,速度會更快,安祿山造反的訊息在六天內傳達給朝廷,距離約三千里,平均日行約五百里。
遼東城距離長安,大約有三千四百里地。
九月初七這天。
蓋牟城破的訊息,傳到了皇宮裡。
李世民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