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一兩年後,本以為在大火中喪生了的柳氏竟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還帶著她的孽種元瑋。
程太後想到她對兒子那恐怖的影響力,不願兒子栽在柳氏手上,也想為襄朝除去一個必將禍國殃民的妖女,所以派心腹去宮裡,想要將柳氏和她的孽子帶到上陽宮裡,到時候一杯毒酒賜下,除了這兩個妖孽,自己也能死而無憾了。
然而回來稟告的心腹卻說,此女長得與小妹程霓裳有五六分相似,尤其是眼睛!
她頓時心驚,縱然過去四十多年,她仍然記得小妹程霓裳長得最美的就是那雙眼睛,那樣燦若星辰的眸子,在這世上找不出第二個來!
等到親眼見了柳氏,她發現柳氏果然與小妹程霓裳長得很像,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她們兩人定有血緣關系。
不過真的要比較起來,小妹程霓裳卻比眼前的柳氏還要差上一兩分,柳氏這長相容貌,彷彿得到了老天的所有寵愛,將最美好的一切都彙聚於一人。這般傾國之姿,難怪能引得兒子和孫子的爭奪。
與柳氏多接觸了一會兒,她就發現柳氏早已忘記了前面十九年的記憶,只記得自己叫柳芝蘭,是禮部尚書家的女兒,其他什麼都不記得了。
她猜測這定是兒子為了搶奪柳氏使的手段,又聯系柳氏出生在燕州峴鎮的經歷,她肯定柳氏是小妹程霓裳的孫女輩!
她又驚又喜,程氏一族還有血脈留存於世,小瑋兒的體內也流著程家的血!
程太後高興極了,囑咐柳氏多帶著小瑋兒來看望自己。
與柳氏多接觸後,程太後發現這個小娘子生性純良,為人善良,絕對不是那種無事生非、挑撥離間的壞女人。
盡管她自己不記得了,但是又像小妹一樣精通舞樂、心地善良,又如李郎一般心懷百姓、憂心時事,可以看出來小妹程霓裳和李郎花費了很多心血教導這個晚輩,才讓她如此與眾不同。
越看出小孫女的好,程太後就越捨不得她。
據程太後調查,以前自家小孫女與太子元瑕的感情十分要好,可說是鶼鰈情深,自己兒子卻橫刀奪愛,謊稱太子妃逝世,實則把人換了個身份搶到自己身邊去。
程太後看著眉宇間並沒有多少喜色的小孫女,想也知道她定然不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十分猶豫是否應該把事情真相告訴她。
可是還沒等程太後下定決心把事情告訴小孫女,兩年未曾見過的兒子卻突然駕臨上陽宮。
當程太後舉起手裡的酒樽,仰頭一口飲下裡面酒水的時候,她又想起了自己和先帝之間的事情。
程太後喝完酒後對兒子說:“柳氏是個好娘子,你要好好對待她。”
元祀眼神漠然地望著她,彷彿這只是一個陌生人:“不勞母後操心。”
程太後腹中劇痛,嘴角流出了一縷血跡。
她看著走了自己老路的兒子,再一次後悔自己從小教育他,什麼都要去搶去爭,然而世間不是所有東西都能爭來搶來的。
臨死前,程太後真心地勸誡自己的兒子:“兒啊,世上唯有人心和感情是不能勉強,也搶不來的。你要是真的愛她,就給她選擇的機會,讓她自己決定吧!”
看到無動於衷的兒子,程太後遺憾地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松開了手裡緊握的龍袍袖子。
而元祀卻在看到死去的母親時,嘴角揚起詭異的笑容。
“母後,你說錯了。即使是愛情,也可以透過搶奪得到。你知道嗎,你搶了一輩子,爭了一輩子,最後終於把父皇的愛搶到手了。可惜你不敢見他最後一面,所以你至死都不知道,父皇其實是愛著您的。若他不愛您,光憑您一個人,怎麼能在爾虞我詐的後宮笑到最後呢?可惜,您到死也不知道這一點……”
元祀最後看了一眼程太後倒下的身體,若無其事地離開了上陽宮,回到皇宮裡。
回到甘露殿內,元祀把自己關在裡面,無視外界所有的幹擾。
他想起父皇臨終前的場景,那個時候他早已殺紅了眼,幾乎把所有的兄弟都弄死了。
當他來到蒼老的父皇面前時,本來以為會受到父皇的斥責,沒想到卻看見他平靜的眼神。
他記得父皇是這麼對他說的。
“天意弄人啊!朕年少時曾憧憬鏡中花水中月,因而錯付了你母妃真摯的愛。當朕真的愛上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女人,決定好好對待她和你的時候,卻被一則‘亡襄朝者,程女之子也’的讖言所惑,幾度徘徊猶豫,最終不忍她傷心而沒有誅殺你,只能再次選擇遠離你們。臨了了,想親口對她說一句,朕愛她,她又不想聽了,連最後一面都不來見朕。“
父皇說完後,喘了一口大氣,繼續說道:“祀兒,朕死後,你替朕帶一句話給你母妃,就說謝謝她這麼多年,一直照顧醉酒的朕,朕其實也一直愛著她……”
說完不久,父皇就斷了氣,帶著滿滿的遺憾離開了人世。而他則收回手裡拔出的佩劍,走到外面公佈了父皇駕崩的訊息。
回憶結束後,元祀想起自己剛才在母後死了才告訴她,父皇一直愛著她的事情,應該算是完成父皇的交代了吧?
元祀無所謂地笑了笑,開啟甘露殿緊閉的大門,走到延嘉殿,從背後狠狠地抱住她嬌小的身軀,力氣大的就像這輩子都不想松開。
元祀想,爭搶還是有意義的。
無論想要什麼東西,都必須自己主動去爭、去搶、去掠奪,否則像母後一樣爭到一半放了手,就只能帶著一輩子的遺憾死去。
他不想這樣,他只想永永遠遠地霸佔她,到死也要帶著她,黃泉路上有她相陪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