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問了崔姨娘的意見。
不過崔姨娘卻是笑著道:“少夫人,這南征都沒有完呢。您想那些什麼唇亡齒寒,過河拆橋的……是不是太遠了?”
有點杞人憂天的意思。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金陵朱家和顧家夾在其他藩王和朝廷中間,很是難受。
他們必須要時時刻刻給自己留退路。
朱王爺等於是小皇帝的人質了。
表面上好吃好喝,其實卻把朱王爺扣在了京城。
顧紫重琢磨著,還是慎重一點。
小不忍則亂大謀!
顧紫重決定先不動。
她還是把心思放在了家裡。
家裡的賬都對不上了。
小皇帝也是摳門,多少個月了,俸祿銀子也不發。
顧世子還傻不拉幾地想要再進內閣呢。
顧紫重不知道在內閣裡他們還有什麼人脈。
因為這事她特地問過母親。
顧母告訴她,她哥哥半個月前已經出了金陵,去京城了。
顧紫重驚愕。
這麼大的事,她怎麼不知道?
顧母道:“你心裡裝的是整個金陵,我怕讓你分心,所以沒有告訴你。”
可是,哥哥這個人她也是很關心的。
母親不如實相告,讓她有點傷心。
顧母道:“如今金陵城裡還有一萬人馬,整個江蘇還有兩萬人呢。康冕王他敢動念頭,卻也不敢打過來。紫重,這都是你的功勞。你還不趕快回去處理家事去。咱們家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顧王爺從揚州城回來以後,在家裡養傷,挺難受的。
畢竟上了年紀了。
顧紫重很想父親,所以留在了孃家,陪了父母幾天。
她順便也和李囡玉聊了些日子,看了看自己的這個外甥。
李囡玉提及自己的這個丈夫,就很無奈。
朱常禧和顧世子兩個人都是一根筋的人。
顧世子就好想進內閣。
反正他已經去了以後生死未蔔。
李囡玉直言不諱:“顧世子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不管。我想要勸他幾句,他卻不聽。”
顧紫重不禁都要感嘆了:“唉,讀書人都有什麼用處?哥哥他本來就是世子了,吃喝不愁,一輩子什麼都不用發愁了。他卻還在讀書。他一直想要像那些讀書人一樣,透過科舉中個名頭,不是狀元榜眼探花,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從幾品的官,他也願意。”
李囡玉笑了,道:“還是紫重姐懂他。你畢竟是他的妹妹,對他什麼事都瞭如指掌。”
顧紫重感嘆,無奈著道:“哥哥這個人啊,沒法子說他。現在小皇帝本來還想著要咱們金陵人多去京城呢。哥哥他反而去送。”
李囡玉很是緊張,額頭都出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