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壽州梅影

“可惜寧國姐姐太蠢,竟相信朱元璋會把皇位傳給朱允炆,“素梅冷笑,“當年太祖爺想立燕王為太子,是我姐姐哭著求他收回成命...所以她必須死。“

她忽然按下腰間機關,城隍廟方向傳來悶響——火器庫爆炸了。壽州城瞬間地動山搖,朱瞻膳看見梅殷的淮安軍正在搶救百姓,而朵顏三衛的騎兵卻轉向攻擊燕軍。

“這才是你們的真正目的!“朱瞻膳揮劍指向素梅,“借爆炸製造混亂,讓朝廷與藩王自相殘殺!“

辰時正刻·壽州文廟

爆炸引發的大火蔓延至文廟,朱允炆的鑾駕在錦衣衛護送下抵達。素梅被擒時,仍緊握著半塊並蒂蓮佩,指甲縫裡沾著金粉——與朱允炆案頭的金瘡藥成分相同。

“陛下,“朱瞻膳呈上偽造的遺詔,“這是梅花衛的陰謀,他們想利用太祖爺的名號分裂天下。“

朱允炆盯著遺詔上的“洪武三十一年“,忽然笑了:“忠勇伯可知道,那年朕剛被立為皇太孫,太祖爺曾問過朕:'若藩王有異心,當如何?'朕答:'先禮後兵,以德服人。'“他忽然看向朱棣,“四叔以為,朕說得對嗎?“

朱棣抱拳:“陛下仁厚,太祖爺在天之靈必感欣慰。“他轉身看向素梅,“不過梅花衛滲透六部、私造火器、戕害公主,此等大罪,不可輕饒。“

素梅忽然掙脫束縛,衝向朱允炆:“你以為自己贏了?真正的梅花衛首領,你永遠也抓不到!“她咬破藏在齒間的毒囊,血沫中竟混著梅花瓣,與寧國公主死時一模一樣。

春桃撿起素梅掉落的髮簪,發現簪頭是空心的,裡面裝著細小的梅花種子。朱瞻膳忽然想起南京地道的名錄,最後一頁被颳去的姓名字跡,筆畫弧度與“朱“字相似。

“陛下,“他低聲道,“梅花衛的真正首領,恐怕...“

話未說完,文廟外忽然傳來喧譁,探馬急報:“啟稟陛下!南京傳來八百里加急——皇宮謹身殿走水,所有檔案付之一炬!“

朱允炆臉色微變,下意識摸向腰間的並蒂蓮佩,卻發現玉佩不知何時已被調換。朱瞻膳看見新玉佩的蓮花瓣上刻著細小的“壽“字,與素梅髮簪上的種子紋路一致。

巳時三刻·壽州城郊

朱棣望著燃燒的壽州城,忽然對朱瞻膳道:“你可知太祖爺為何銷燬山河珏?“他抽出佩劍,劍鞘與山河珏同時映出洪武二十五年的月光,“因為當年太子病逝,太祖爺怕藩王相爭,才想立燕王為儲,但燕王拒絕了...他說,藩王守邊是本分,不該覬覦皇位。“

朱瞻膳望著父親眼中的火光,忽然明白朱允炆為何始終信任燕藩——因為朱棣當年的拒絕,反而成了最大的“忠“。春桃在旁整理暗器囊,忽然發現素梅的面紗上有塊油漬,用火摺子一烤,竟顯出“徐“字與“南京內庫“的字樣。

“小王爺,“她呈上面紗,“這可能是指徐輝祖藏在南京內庫的東西...“

“不必查了。“朱棣打斷她,“有些事,讓它隨大火去吧。“他看向朱允炆的鑾駕方向,“現在最重要的,是送陛下回南京,穩定朝局。“

朱瞻膳點頭,卻在轉身時看見遠處山頭上立著個身影,身著紫衣,面紗被風吹起一角——竟與素梅長得一模一樣。春桃驚呼:“是素梅!她沒死?“

朱棣抬手按住劍柄,卻見那女子扔下一朵素心梅,轉身消失在晨霧中。朱瞻膳撿起梅花,發現花瓣上用金線繡著“暗香永存“四字,正是南京地道里的血字筆跡。

午時正刻·回南京的官道

朱允炆在鑾駕中召見朱瞻膳,手中把玩著從素梅身上搜出的梅花衛腰牌:“忠勇伯可知,朕為何賜你監國符?“他掀開窗簾,望著燕軍整齊的佇列,“因為你不像有些藩王,只知擁兵自重,也不像有些文臣,只會紙上談兵。“

朱瞻膳注意到他腰間已換上真正的並蒂蓮佩,缺口處用金線鑲著東珠,與徐輝祖密信上的印泥一致。他忽然想起胡廣的密報,說南京內庫丟失了三斤東珠——原來都用在了這裡。

“陛下,“他抱拳,“臣有一事不明:為何梅花衛總用並蒂蓮圖案?“

朱允炆輕笑:“因為太祖爺與馬皇后的定情信物,正是並蒂蓮。梅花衛以為用這個能褻瀆皇恩,卻不知...朕每次看到並蒂蓮,就會想起太祖爺說過的話:'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君臣同心,天下歸心。'“

話音未落,前方探馬急報:“啟稟陛下!南京方向傳來訊息,徐輝祖的府邸昨夜被焚,府中發現一具焦屍,左手戴著梅花衛的青銅戒指!“

朱允炆與朱瞻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慮。春桃策馬近前,低聲道:“小王爺,您說素梅的孿生姐妹,會不會...“

“無論她是誰,“朱瞻膳摸向山河珏,珏上的刻紋與掌心老繭早已融為一體,“梅花衛的根鬚越深,越說明他們怕了。而我們,“他望向朱允炆的鑾駕,金冠上的金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只要君臣同心,終有一天能撥雲見日。“

午風吹過官道,捲起滿地殘梅。朱瞻膳忽然想起素梅臨終前的笑容,那不是絕望,而是篤定。他知道,這一局雖然險勝,但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當夕陽染紅天際時,他回望壽州城的濃煙,忽然看見雲層中若隱若現的並蒂蓮——一半是皇權的威嚴,一半是藩王的擔當,而中間的縫隙裡,正生長出屬於大明的新希望。

(第十章完,全文共52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