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9章 第二種可能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而且如來雖然指出六耳本相,但並未說哪隻猴子是六耳,他何必著急著跑路自己主動現了原形?心理素質太差了!這和之前比拼折辯時的反應完全對不上號。心理素質如此之差,竟然敢找佛祖折辯,這是純粹的沒事找死去了!”

“汪謙,我的第二個問題是:六耳獼猴到底在幹嘛?你不是說原著沒有前後矛盾、不合邏輯之處嗎?這兩個問題你能回答我嗎?”陳運宏結束了他的問題。

現場觀眾、主持人、嘉賓全都暗自搖了搖頭。

這一世沒有《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所以對《西遊記》的研究特別透徹,也特別深入人心,就象上一世的‘紅學’一樣,這一世的‘西學’裡的著名疑問,連很多普通觀眾都知道。

就比如關於真假美猴王裡六耳獼猴的這幾個疑問,在所有‘西學家’的眼中,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解之題!陳運宏拿這個問題去問汪謙,顯然是存心在進行刁難。就象世界數學十大未解難題一樣,拿給誰,誰都解答不出來啊!

要怪就怪汪謙自己,剛才陳運宏在提問的時候,他把話說得那麼滿,結果掉陳運宏的坑裡去了!

不過汪謙在聽到陳運宏的問題之後,仍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他還真的開始回答了!回答這個這一世‘西學’裡的這個無解之題!難道他還真能把這個問題回答圓滿,而且是在原著裡尋找證據的情況下?

“六耳獼猴從現身、到亡命,他的生命如煙花般短暫、絢麗。無數疑團圍繞在他身邊,不管你能不能看透,圍繞著他命運的一個佈局已經開始了。”

“想知道剛才陳教授那幾個問題的答案嗎?且聽我細細道來。”汪謙不緊不慢地站起身來,和剛才一樣開始了他的講解。

“我先解決兩個大眾關心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六耳獼猴是誰?從書上看,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如來所說的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中的六耳獼猴;第二種可能……我賣個關子,留到後面再說。”

“假設,六耳獼猴是如來所說的‘四猴’之一。從識破到喪命,六耳沒有辯解,沒有求饒,一句話沒說,就被孫悟空一棍敲死。邏輯上確實說不通,六耳的初衷是替了唐僧,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去東土。”

“這麼好的理由,如果說出來,如來一定會阻止悟空殺他,因為對如來而言,東土傳經很重要,誰來執行東土傳經並不重要……唐僧之前,已有數個取經人去往西天取經而不得,流沙河裡沙僧脖子上最初的佛珠就是取經人的頭蓋骨所制。在不明確唐僧一定可以成功取經的情況下,多一個後備隊伍絕不能算錯。而且,六耳的本領和孫大聖無二,如此優秀並且願意主動取經的後備隊員,如來有什麼理由殺他呢?”

“這個道理,‘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的六耳獼猴不會不明白,他一定會開口辯解,只要張嘴就能活下去,甚至可以去取經。為什麼不辯解?解釋不通。”

“前面六耳和悟空爭鬥,找菩薩神仙分辨,然後按照諦聽的說法來靈山求佛祖,到此時,六耳一直保持著無比強大的信心和戰鬥力。可是到了如來面前,剛被道破本相便‘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心理素質差的不可思議,不辯解也不用立刻跑啊!”

“因為這個時候,如來並沒有指出哪隻猴子是六耳,哪隻是悟空!本來還要再費一番周折才行,他這一跑,便立刻露餡了。一隻‘不入十類’與‘靈明石猴’齊名的‘六耳獼猴’,不可能如此窩囊,曾經無比強大的信心和戰鬥力哪去了?”

“為什麼前面信心爆棚,後面瞬間就心理崩潰?也解釋不通。”汪謙說到這裡停了下來,喝了口水。

“你能少些廢話嗎?大家都知道解釋不通!不然也不會讓你解釋了!”陳運宏很得意的表情。

汪謙放下了水杯,並沒有搭理陳運宏,而是自顧自講解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