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4章 當然不是我

“這一期《正義之聲》,我們要談一談幼兒園虐童的事情。”

“最近發生了很多起幼兒園虐童案,針紮幼兒、毆打幼兒、給幼兒喂不明成分的藥丸……”

“這讓很多家長在放學的時候,拉著上學的孩子不停地追問: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沒有捱打?有沒有被老師喂藥片?有沒有……問完自家孩子問同學,確信真的沒有捱打、被紮針、被喂藥片之後,家長無比感恩。今年的感恩節要感謝老師們放過俺家嫩娃。”

“縣城幼兒園發生虐童,大公司的親子中心發生虐童,一個月交幾百一千的黑幼兒園不靠譜,想著一個月交五千多的紐交所上市公司旗下連鎖品牌應該可靠吧?結果,同樣虐童,還虐出了新手段、新高度。”

“這臉,打得是啪啪啪啪地響啊!”

“我可以看到,無數個手機螢幕前,無數臺電腦顯示器前,無數口倒抽的涼氣,無數聲絕望的叫喊,還有無數顆正在被恐懼凍成冰白色的心髒。”

“這種絕望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們幾年前當上了父母,現在正好有孩子在幼兒園裡,那些他們所擔心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他們孩子的身上。”

“有正規的大媒體聲稱,絕大多數托幼機構、幼兒園,都有著規範、科學的管理,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放心託付……近期的這些事件屬於極端個案,但是擊中了孩子這根家長繃得最緊的神經。大媒體說的未嘗不是事實,但用‘極端個案’來安撫人心,恐後是很難奏效了,當某些事件的個案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事件恐怕就不能再用個案來形容了。”

“華國崛起,華國人買遍全球,十餘年來,我們已經慢慢習慣了花高價買質量,這種習慣後面也有著很樸素的消費心理:越是大企業、越是高價産品,就越擔心負面名聲,越害怕消費者投訴,所以就越注意品質控制,越懂得危機公關,所以越值得信任。”

“這種認知在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的,所以容易被百姓們當成普世法則。但在兒童教育這件事上,華國的父母們卻是屢屢受挫,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可是華國的父母選擇誰來育誰來教自己的孩子,現在卻是完全失去了標準。”

“兒童教育變得就象是一場全民撞大運的抽獎一樣了,運氣好的,或許會遇到好的學校、好的老師,運氣不好的,到底會遭遇什麼……一起一起的虐童新聞正一次一次重新整理我們的認知。”

“這些原本應該愛護我們的孩子、替家長伴隨孩子健康成長的幼師,她們的面目正逐漸變得猙獰,變得和剛才的女喪屍差不多,她們對家長交託給她們的孩子毫無愛心,甚至充滿了各種憎恨,這種行為模式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動機呢?”

“在最近曝光的一則由家長拍攝的影片中,家長質問幼師為什麼要打孩子,其中一個幼師帶著哭腔說:我控制不住。”

“‘我控制不住’這句話在網路上被罵得很慘,但這非常能說明幼師的真實心態。我們不得不承認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難搞定的人群之一,而幼師也很可能是全世界最難做的工種之一。”

“很多人在做父母之前,比如我,見到其他人家的熊孩子就覺得很煩,特別是當他們嚎哭、吵鬧攪擾到自己的時候。但是在做父母之後,關於孩子的很多看法都會改變。”

“別人的孩子,你永遠無法真正喜歡他,當看管孩子成為一項工作、一項用於謀生的工作時,就象我們面對日複一日的工作一樣,會很厭煩、甚至憎恨,這也是幼師為什麼虐童的根本原因。”

“但是,這個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其他行業面對的是機器、是文稿、是已經成年人的客戶。而幼師這個行業,面對的是還不諳世事、還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幼童。對幼師來說,愛孩子應該是上線,不虐童應該是下線,也是絕不能碰觸的底線。”

“底線已經失守了,也就沒有任何藉口。但我們可以反思的是,這樣的失守是不是必然,為什麼虐童事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幼師這份工作本來應該有比較高的門檻,而不是學習不好、找不到工作的女生,沒辦法了才去做幼師。幼師門檻低所以收入低。收入低吸引不了高素質人才進入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低最終導致了虐童這麼個結局,而且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死迴圈。”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會不斷地去探索周圍世界,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就決定了幼師需要時時刻刻面對一種混亂、難以管理、甚至是難以控制的局面。”

“上文提到了素質一詞,對幼師而言,素質主要指兩方面:一是對孩子的愛,二是職業道德。愛孩子、喜歡和孩子在一起,應該成為幼師選拔的第一標準,也是金標準。做幼師如果不愛孩子,那還是從事其他行業吧,如果僅僅為了那點低收入進入這個行業,就是害人害己。”

“現在幼師需求量巨大,真正愛孩子的幼師很難找,一些根本不愛孩子的人也進入了這個行業,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這些人能守住職業底線。”

“底線是什麼?不要虐童。”

“一個人能不能守住道德底線,和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所受教育等因素有關。目前來看,選拔幼師的兩個標準都存在很大問題,是否愛孩子,沒辦法量化,也沒有可以面試考核的標準。一個人可以在面試的時候說多麼愛孩子,但一回頭沒有人監督的時候,或許就化身成了一個巫婆甚至是惡魔。”

“而第二標準職業素質的高低,不能說和學歷有因果關系,但如果學習不好、找不到工作的女生去做幼師是很普遍的現象,那麼,由於不是主動選擇,這些人對這份枯燥、甚至讓人煩躁的工作的忍耐程度就很值得懷疑。”

“讓人很遺憾的是,就算是幼師教育行業裡的頂尖人才,畢業後往往也不會從事這個行業,以北京師範大學為例,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僅有不到四分之一從事幼師行業。”

“根據記者的採訪,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學生聲稱,因為這個行業待遇太低,而且很不正規,如果畢業後從事了這個行業,說出去甚至會讓親戚朋友看不起。”

“面對這樣一種很尷尬的現況,這樣一種死迴圈,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這個行業正規起來,才能避免更多虐童事件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