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就想著多看兩個人家,待到宮裡一把雯姐兒的名字給刷下來,我就給她訂婚!”王老夫人緩緩睜開眼道,“我已經送了一個蓉娘過去了,可不能再送第二個了。”
如此說說笑笑,你來我往的,很快就到了元宵節。
因為去年的元宵節差點出了紕漏,而今年宮中又要忙著選妃大典,便沒有設宴。
紀蓉娘坐在書案前,看著各宮娘娘交過來的甄選名單,就顯得有些舉棋不定。
不管是衍慶宮的黃淑妃還是如意館的李靜妃都留下了紀雯的名字。
自己若是在這個時候去掉了紀雯的名字,會不會做得太明顯,而被人質疑?
若是這樣的話,那可就適得其反了!
一旁侍候著的王福泉瞧了,也就躬身道:“娘娘,奴婢有幾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紀蓉娘就看向他道:“你在我身邊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有什麼當說不當說的?”
王福泉也就笑了笑,道:“依奴婢看來,紀家大姑娘落選宜晚不宜早!”
“哦?此話怎講?”紀蓉娘就放下了手中的事,指了一旁的矮凳,擺出一副要同王福泉深談的架勢來。
王福泉也沒有同紀蓉娘過多的謙讓,他在矮凳上側身坐下,並輕聲道:“奴婢明白娘娘和王老夫人的意思,既然不想讓紀大姑娘配皇子,那紀大姑娘在落選之後遲早是要嫁人的,這前一百人,甄的都是各位姑娘的家勢人品,倘若在這個時候落了選,您讓紀大姑娘將來的婆家會怎麼想?”
紀蓉娘就細細思量著王福泉的話,這一百人,並不是最終的人選,這個時候將紀雯剔除出去,確實不是最好的時機。
“這一點,我倒沒有想得這麼仔細。”紀蓉娘就有些慶幸地同王福泉道,“所幸你提醒了我。”
於是她便將入選的一百人名單讓人謄抄了一遍,轉呈給了曹太後。
畢竟是上了年紀,曹太後看東西有些吃力,她便讓身邊的人將那入選名單一一念給她聽。
在聽到“山東巡撫紀容若之女紀雯”的時候,也就睜眼笑道:“這一位是紀貴妃的孃家人吧?”
就有人在一旁忙稱了是,曹太後也就輕輕地冷笑了一把。
看來紀家也要來湊這個熱鬧麼?
“曹家來人了嗎?”曹太後在感慨之後便問及身邊的心腹胡嬤嬤,“讓他們找個時間把萱兒領回去吧,那丫頭並不適合留在宮裡。反倒是珂兒的個性,可以試一試。”
曹家的祖上並不顯赫,只因為近年相繼出了一個太後和一個皇後,才漸漸地被京城的這些世家所接納。
曹家要想繼續保持這種尊榮,就得想辦法在宮中留有自己的人。
因此,他們就給曹太後送來了個年紀相仿的女孩子:曹萱兒和曹珂兒。
想借著曹太後的近水樓臺,讓她們有機會多接觸接觸太子趙旦。
曹太後又怎麼會不懂他們的心思。
正是明白曹家現在所處的境地,曹太後不但默許了曹家的這種做法,甚至還在幕後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