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太太說起這件事就覺得很惋惜。
她肯定是想要姜惠妃再生下一位皇子來的,就委婉的問起了皇上最近來景陽宮的次數多不多的事。
姜惠妃唇角微扯,面上是一絲淡淡的苦笑。
她都已經過了三十歲了,再如何保養的好又如何能比得上十幾歲的少女水靈?而且她的相貌在這宮裡原也算不上是最好的。便是她生的兩位公主,也不是很得皇上喜歡。
便委婉的將這些話說了。姜老太太聽了,眉頭就皺了起來。
她心中肯定是盼著姜惠妃得寵的。但也知道姜惠妃畢竟是近三十歲的人了,只怕往後想要生個皇子都難。
想了想,姜老太太不再提此事,轉而問著:“我來京時日不長,也沒有來得及問你哥哥。先前那位薛皇後生的太子現年多大年紀了?現在這位崔皇後生的皇子呢?還有宮裡其他的皇子,年紀十五歲以上的有幾位?”
姜惠妃不明白她為何會問起這件事,但還是老實作答:“太子殿下現年已經十八歲了,聽說皇上和太後正在想著要為他挑選太子妃,不過還沒有定下到底是哪一家的女兒。崔皇後的皇子年紀不算大,今年剛六歲。至於其他年紀十五歲以上的皇子,也就只有二皇子了。現年十七歲。”
姜老太太心中默默的想了一會兒,忽然傾身過來,聲音也壓低了些,似是怕人聽見:“咱們家現在有四位姑娘,兩個十五歲,一個十四歲。說起來,都是可以相看親事的了。”
雖然姜老太太的聲音壓的很低,但姜清婉坐的離她們很近。而且她也一直在側耳關注她們之間的談話,自然就將姜老太太說的這句話一個字不漏的都聽到了。
心中一驚。就抬頭望了過去。
就見姜惠妃面上也是很驚訝的樣子。不過她很快的就反應過來,叫殿中的宮女內監退下,只留了兩個心腹宮女。然後才輕聲的問道:“母親這句話的意思是......”
雖然她後面的話沒有問出來,但姜老太太是明白她意思的,就點了點頭。
姜惠妃默然不語。
姜老太太就繼續輕聲的說道:“你哥哥現在雖然有個永昌伯的爵位,也在京衛指揮使司有個指揮同知的職位,但我問過他,其實他手中也沒有什麼實權。而且早年他在戰場上的時候受過很嚴重的傷,往後只怕也難再上戰場建功立業了。不然這次北征韃靼部他為何沒有去?若你生了個皇子還好些,咱們永昌伯府也有個倚靠。自然,你是咱們永昌伯府的倚靠,若你哥哥有出息,手中有實權,他也是你的倚靠,你在宮裡的日子就會好過些。崔皇後的事我也聽聞過,若非她兄長手中權勢很大,先皇後仙去的時候,皇上會立她為皇後?”
姜老太太說的這些道理姜惠妃自然都明白,所以就默不作聲。
姜老太太見狀,就繼續說道:“剛剛你也說了,現在皇上也不常到你宮裡來,你想要生個皇子只怕也難了。既如此,就要為你自己,也為咱們永昌伯府打算打算。咱們家的這幾位姑娘都是好的,若能入了哪一位皇子的眼,你後半輩子有靠,咱們永昌伯府也有靠。”
姜惠妃目光望著姜清婉。
好在姜清婉一直垂著頭在聽她們兩個人說話,所以她也看不到姜清婉這會兒眉頭都緊緊的皺了起來。
昨兒晚上她還在想,姜老太太要進宮見姜惠妃,為什麼一定要帶她過來?現在她可算是明白了。
原來打的竟然是這樣的主意。
姜惠妃很顯然被姜老太太的這一番話給說動了。只是想了想,還是遲疑著:“這樣的事,我總不好直接去跟皇上提。若是被皇上拒絕了,那可就......。而且現在太後和皇上只提到了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母親是想......”
“沒有讓你直接去跟皇上提這件事。”姜老太太輕嘆了一口氣。覺得以自己女兒的這個智商和性子在宮中還能做到惠妃這個位子,也實在是太為難她了。不過也是當年姜天佑替皇上擋了一箭,皇上才晉升了姜惠妃的位份,不然她到現在只怕最多也只是個嬪位,“你不是生養了兩位公主?公主入學都要陪侍。有比孃家人更放心的?你不如先想個法子說現在兩位公主身邊的陪讀不好,然後再找個合適的時機在太後和皇後面前進言,想要從咱們家挑選兩位姑娘進宮給你的兩位公主陪讀。你覺得這主意如何?”
姜惠妃還是驚訝的:“從咱們家挑選兩位姑娘進宮?”
她不明白姜老太太的意思,姜清婉卻是明白的。心中由不得的冷笑了一聲,但卻也是佩服姜老太太的。
就見姜老太太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姜惠妃:“咱們要做兩手準備。能得太子青睞固然最好,若能得二皇子看中,那也是一件大喜事。二皇子也到了該大婚的年紀,等太子的婚事定下來,二皇子的婚事是肯定要提上日程的。咱們先送兩位姑娘進宮,和太子和二皇子先接觸,若得他們看中,主動去跟皇上討要,豈不是好?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太子殿下和二皇子都看不中咱們家的姑娘,能進宮給兩位公主陪讀,往後她們的親事上肯定也會好一些。”
不得不說,姜老太太的這一手算盤打的可是真的好。若非自己現在是她的孫女,姜清婉都要為她叫一聲好。
只可惜她是個不想進宮的。但她偏生又是姜老太太四個孫女裡的其中一個。
往後的日子只怕註定會順心不了,也太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