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聽了,明白太後這是想支開她,單獨和鎮國公老夫人說話,就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跟著盧嬤嬤出了殿外。
不知道太後和鎮國公老夫人說了什麼,等徐昭過了一會兒進去的時候,鎮國公老夫人已經告辭了,而太後的臉色明顯帶著幾分異樣。
「太後,杏仁露好了,您還是趁熱喝吧。」
徐昭上前幾步,將手中的白玉盅子放到軟榻上的檀木小方桌上,柔聲道。
太後聽了點了點頭,伸手開啟瓷蓋,接過徐昭遞過來的勺子,輕輕攪動了幾下,才舀起一勺子杏仁露放到了嘴邊。
太後喝了幾口,才將視線落在徐昭的身上,對著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坐下來。
徐昭謝過,這才在一旁的繡墩上坐了下來。
「方才鎮國公老夫人的話你也聽到了,跟哀家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太後出聲問道。
聽著太後的話,徐昭心中一緊,視線不自覺朝太後臉上看去。
見著太後的神色,一時間便明白了幾分,太後對於鎮國公老夫人的提議,多半是支援的。
不然,就不會這樣問她了。
徐昭思忖了片刻,想了想才開口道:「回太後的話,鎮國公老夫人的話說的突然,孫媳一時也理不出頭緒來,一切都聽王爺和太後的意思。」
徐昭說著,好像是怕太後怪罪,小心翼翼看了太後一眼,就不好意思低下了頭。
太後一時間也愣住了,大概是沒有想到她竟會這般沒有主見。
「你真的都聽哀家和王爺的?倘若哀家和王爺覺著這個主意好,你也想著迎新人進府?」
太後看了一眼滿臉恭順,甚至有些緊張的徐氏,只覺著這徐氏也太過沒主見了些。
不過,這一點兒正和她的心意,之前她滿意徐氏,不是因著她年紀小,聽話懂事嗎?
這般想著,太後看著徐昭的目光就多了幾分審視,不知道她這是真賢惠還是裝賢惠。
這世上的女子,哪裡有不愛吃醋的。
察覺到太後的目光,徐昭抬了抬頭,小聲回道:「回太後的話,孫媳如今已經有了琛哥兒,若是王爺想要納新人進府,有人替王爺開枝散葉多添幾個孩子,王府裡也能熱鬧些。」
話說到最後,徐昭臉上到底是露出幾分難過來,手中的帕子也捏的更緊了。
倘若這會兒徐昭一點兒難過都沒,太後反而覺著她太會裝樣子。人都是這樣,真真假假才能不被人看出破綻來。
她臉上的神色和手中的動作全都落在太後眼中,太後心中瞭然,知道她是個顧全大局的,看著徐昭的眼中便多了幾分憐惜和疼愛。
這樣的孩子,孝順懂事,又顧全大局,她哪裡能不多疼些。
「好孩子,哀家知道你是個懂事的。放心,有哀家在,沒人能動得了你的地位。」太後皺了皺眉,才又說道:
「那個齊氏,甭管煜兒如何寵她,哀家是不會同意給她側妃的身份的。」
太後不待見皇後俞氏,自然對齊氏沒有什麼好感。更別說,這幾個月她叫人打聽到的訊息,說是肅王府幾個妾室裡,煜兒偏偏寵著那個齊氏,時常叫人送些賞賜下去,沒得叫她一個侍妾,在王府裡都活得竟滋潤起來了。
說到最後,太後的語氣中更多了幾分嫌棄和不屑,對著坐在下頭的徐昭道:「你也別一味由著煜兒,他寵著齊氏,你也跟著給那齊氏臉面。免得叫她心大了,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來。」
聽著太後的話,徐昭忙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孫媳謹遵太後教誨。」
正說著,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有宮女進來回稟,說是肅王殿下了來給太後請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