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坐在軟榻上,手裡拿著一本經書看著,聽到徐昭的請安聲這才抬起頭,臉上也露出笑意來。
「好了,快起來吧,到哀家這兒來。」
太後說著,就叫人搬了個繡墩過來。
徐昭謝過,上前幾步,挨著繡墩坐了下來。
「可是煜兒陪你一塊兒進宮的?」太後隨口問道。
「是,殿下去乾璽宮了,說是一會兒下朝後再來給太後請安。」聽著太後的話,徐昭忙恭敬地回道。
太後聽了,微微笑了笑:「這孩子算得上是哀家看著長大的,性子雖然執拗,卻是個孝順的。」
徐昭聽太後這麼說,跟著笑了笑,開口道:「殿下也常跟孫媳提起太後,說是這些勞太後擔心了。」
「聽說太後近來不好安眠,殿下心中也是著急,說是宮中太醫沒用,要從宮外替太後尋個有名的大夫進宮來呢。」
徐昭這樣一說,太後聽了心中自然是高興的,臉上的笑意也愈發多了起來。
「哀家這身子自己知道,說起來,也是心病。這些日子,哀家是日日想著將那鎮國公府三姑娘給煜兒當側妃,這琢磨著琢磨著,又想想煜兒那性子,就再也睡不安穩了。」
太後說完,就將視線落在徐昭的身上,想要看清她臉上一絲一毫的神色。
徐昭心裡頭有些不大高興,可到底礙著太後的身份,不好表現出來。
當下只開口道:「這事情孫媳也和王爺提過了,可王爺一聽是鎮國公府的三姑娘,臉就拉了下來,還將孫媳好生訓斥了一番。孫媳心裡琢磨著,這事情怕是不好辦。」
徐昭說著,臉上露出幾分為難之意,心裡也對太後生出幾分不滿來。
她是韓子煜的正妃,太後當著她的面一次次的說要納新人進府,難不成還真以為她大度賢惠到那種程度,恨不得將這京城的姑娘都塞到王府去。
徐昭覺著,太後這是專門挑軟柿子捏,在韓子煜面前說不成,就在她跟前施壓起來,太後這樣的手段也真是欺軟怕硬了。
徐昭心裡想著,面上卻只露出幾分怕太後責怪的不安和緊張來。
太後看著她臉上的神色,心裡頭也是堵得慌。
所謂強扭的瓜不甜,煜兒不喜歡那鎮國公府的三姑娘,饒是徐氏再怎麼出力,事情怕也成不了。
這時候,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有宮女掀起簾子,徐昭抬起頭來,就見著一個身著淺粉色宮裝的女子從殿外走了進來。
這女子十六七歲,容顏姣好,周身透著一股溫婉穩重的氣質,看著叫人覺著舒服得很。
不用想,也知道這位就是那鎮國公府的三姑娘,閨名叫做蘅萱的。
她眉宇間,倒和穆芷徽有幾分相似,不愧是堂姐妹。
徐昭看著穆蘅萱的時候,太後也將視線落在她的臉上,停留了片刻才移開目光,看向了站在那裡的穆蘅萱。
穆蘅萱從外頭進來,就見著坐在太後下頭衣著華貴,周身透著貴氣的徐昭,想著今日太子妃要進宮給太後請安,哪裡還不知是怎麼回事。
不等她開口,太後就笑著道:「愣著做什麼,還不快給太子妃請安?」
穆蘅萱聽了,忙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臣女穆蘅萱見過太子妃娘娘。」
徐昭的視線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才開口道:「起來吧。」
「謝太子妃娘娘。」
「你手裡端著什麼,聞著味道香的很?」穆蘅萱才剛起身,就聽太後道。
聽著太後問話,穆蘅萱莞爾一笑,開口道:「昨個兒太後說想吃杏仁酥,臣女便去小廚房親手做了,想拿給太後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