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慶功夜宴(5)

流漣恭敬的福了福身子,又坐回自己的座位。

琴扶瑤和鐘離燁回到自己的座位,有人擺上一個琴案將鐘離燁尋得的古琴放在上面。

羽焱席地而坐,淡淡道

“今日我為諸位彈奏《戰魂賦》”

琴扶瑤不禁豎起了耳朵,《戰魂賦》乃是秦國時期,為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宏圖霸業,死傷了不知多少英烈豪傑,當時秦國擅長音律的大師檀方經常出入戰亂之地,有感而發作曲《戰魂賦》。

《戰魂賦》乃是行軍的整個過程,有軍旅之行士兵的勞累與艱辛,也有戰敗之後士兵的低沉落寞,也有最後戰勝之後的振奮人心。

故而整個《戰魂賦》分為三段,第一段曲調緩慢卻平淡如水,第二段音調最低曲風低沉,前兩段銜接起來倒沒有什麼難處,只有到了第三段戰勝之時,曲調突然慷慨激昂抑揚頓挫,單單拿出來彈任誰都可以。但難就難在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銜接上,從最低一下子到最高,對琴藝的要求很高。

有許多大師想要完成這首曲子,到最後都在二三銜接處敗北,就算有勉強完成的也是充滿瑕疵,故而琴扶瑤聽得《戰魂賦》都是不完美之作。

所以琴扶瑤特別期待羽焱能夠把二三段,完美的結合好讓自己完完整整的聽一次動人心絃的《戰魂賦》!

琴扶瑤冥思的時候,羽焱已經開始了。

琴音尾尾而來好像是沙漠中行走的駱駝,不急不慢聲音遲緩,讓人忍不住想到漫漫行軍之路的遙遠和孤苦,曲調低沉卻不悲傷,也顯示了這些戰士在行軍過程中,互幫互助堅信主帥。懷抱著打完勝仗就可以歸國,與妻兒團聚的希望。

果然不愧是風雅之魂這一段彈奏出來,就遠比自己以前聽到的《戰魂賦》高出許多。

琴扶瑤越聽越入神,就好像親自去戰場上經歷了這樣一場,反複無常風雲萬變的盛世之戰。

羽焱彈奏的確實已經很完美了,在他彈奏完之後在座眾人都久久難以平複內心,波濤澎湃的心情。

可不知為何琴扶瑤總覺得在羽焱彈奏的《戰魂賦》裡始終有股淡淡的憂傷,琴扶瑤也曾在羽焱彈奏的過程中看他眉頭緊皺,似乎有什麼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一樣。

既然有什麼在控制之外,羽焱還能彈奏的如此出神入化,那麼一定不是羽焱將自己悲傷的情緒加入了曲子中。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

這把古琴應該有什麼蹊蹺之處。

鐘離燁第一個鼓掌興奮道

“這就是《戰魂賦》啊,想不到這麼有感染力,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番,倒讓我過了一把癮。”

琴扶瑤也跟著鼓掌由衷的贊嘆道

“先生不愧為風雅之魂,果然彈出了《戰魂賦》之魂,恐怕就算檀方老先生在世也難以超越先生。”

羽焱卻始終皺著眉頭一言不發默默的回到座位,連琴扶瑤都看的出羽焱的不悅之情,而鐘離燁卻全當做不知情朗聲道

“欣賞完風雅之魂的作品,剩下就是我家小乖乖的妙音仙子啦。真是期待,小乖乖趕緊開始吧。我已經等不及了。”

琴扶瑤抬頭將鐘離燁眼中一閃而過的精光收進眼底,起身緩緩走到琴後款款落座。

“聽完風雅之魂的《戰魂賦》,我真的再不想動這琴絃了,奈何先前答應了。我就奉上一曲《鳳求凰》來大家鑒賞!”

琴扶瑤低眉視線撇過鐘離燁,果然看到他眼中的驚訝。

羽焱的《戰魂賦》從始至終一直貫穿著一股抹不掉的悲傷,琴扶瑤猜測一定是古琴的問題。

這古琴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年頭,琴木是新的只有琴絃是舊的,一定是鐘離燁得到琴後差人將琴改造了,如若琴扶瑤猜的沒錯,琴音中自帶悲鳴的古琴,世間只有一把便是焦尾琴。

坊間關於焦尾琴的那個傳說:蔡邕當年路過吳地,見一老婦燒火煮飯,噼啪作響的火光中,有隱約的清越琴聲,因此斷定正在化成烈焰的柴薪是塊不平凡的可以制琴的好木料,於是搶救出殘木,做成了一把七絃琴。用此琴彈奏,琴聲優美,無以言表。因琴尾還留有火燒之後的殘痕,故琴被蔡邕愛稱為“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