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通俗的說法,這件事必須要有替死鬼,他想活,陳天生就得死,因為改天命的事,就是他們兩個做的。
“滴滴!”
就在這時,羅太虛腕上的手錶響了,是陳天生發來的一條簡訊。
“陳孝忠不見了!”
“原來如此!”
看到這條簡訊,羅太虛終於把握住了關鍵的線索。
“必須得好好謀劃一下了!”
羅太虛低喃,就算明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羅太虛也不能跑,這種情況下,跑必死無疑,陳天生不會放過他。
他對陳天生知根知底,知道陳天生養了一群殺手,那群殺手一共十八個,個個都手段高明,精通種種殺人手法。
陳天生喜歡讀隋唐演義,最喜歡裡面的羅藝,羅藝有個殺手集團,叫燕雲十八騎,曾讓突厥人聞風喪膽。
小說之中評價他們,“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以一敵百,未曾一敗!”
陳天生養的這群殺手,就叫代號就是燕雲十八騎,不過,陳天生學的卻不是羅藝,而是李世民。
李世民殺兄弒父,而他為守住家業,直接當眾打死了自己的大兒子,讓自己的其他幾個兒子收了心,不敢再敗家。
羅太虛知道,陳天生估計已經派人盯住他了,他跑不掉,而且天要他死,他跑到哪都沒用!
聊齋裡有個故事,有高人施展手段複活了一個被砍頭的人,王十九,之後沒過多久,那個高人就因摔倒在地,淹死在水窩裡了。
這個故事雖然有幾分誇大,但也的確是那回事,這些年羅太虛因幫助陳天生得罪了不少人,陳家一倒,他也討不了好。
“生機,究竟在何方?!”
羅太虛冥思苦想,人總是怕死的,就算是以他的境界,也不例外,求生是本能,況且,就算勘破生死,也不代表面對危機,束手就擒,等待死亡的到來。
“我以劫破劫,逆改陳家天命,若是此次故技重施,或許……”
“天要我死,但人卻不一定,人道以革為本,若我此次合革之道,未必不能……”
突然羅太虛想到一種可能,眼睛不禁一亮。
……
“好安靜的地方!”
打量著院子的佈置,感受著那無形之中的氛圍,沈若雲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她就是之前站在老和尚後面的女子,此次老和尚來找張道一,一是讓張道一搭救他的弟子,也有讓張道一教導的意思。
老和尚知道,張道一以至茫茫不可測的境界,堪稱世界上最好的老師,非生非死之後的路,他教不了,但張道一卻不一定。
對此,張道一沒有拒絕,當初老和尚引他入大道之門,那是入道之恩,不是輕易可以償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