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闖千山尋道姑無影 棲木魚聽秀士論關

秀士道:東漢張衡在其名著《東京賦》中,有‘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之句,這裡所說的‘盟津’,就是指河南孟津縣東北的孟津關。相傳周武王代商紂王時,在此會盟並渡河,故又名盟津。以後周武王曾兩次會師於孟津,當時有八百名諸侯率兵前來相會呢!該你說了。

紫茗歪了歪腦袋想了一想,說:陝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處有個荊紫關,北依商山,西傍丹江,瀕江為關,這裡商業興隆,物資豐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去過那裡,那裡有七百多間古房子,還有江西會館、川陝會館、平浪宮、禹王宮、萬寺宮、清真寺、城隍廟等名勝古跡,周圍有個法海寺,有泉水環抱,小瀑奔瀉,風景甭提多美。

秀士接著說:北望滔滔黃河,西憑滾滾洛水,回首歷史風雲,使人想起北宋司馬光為虎牢關題寫的著名詩句:‘天險限西東,難名造化功,路邀三晉會,勢壓兩河雄。除雪沾枯草,驚飈卷斷蓬。徒觀爭戰處,今古索然空。’據說周穆王射獵於鄭圃,曾將進獻的猛虎在此豢養,因此得名虎牢。此關有‘一人荷戈而立,百人自廢’之險。三國時期的‘三英戰呂布’就發生在這裡,傳說張飛曾把呂布的紫錦冠打落在水河,連河水都嚇得倒流四十五裡。

紫茗見秀士停頓不說,立即嚷道:這個虎牢關你已重複過,還要說一個。

秀士笑道:你這個小賴皮!好,我再說一個玉門關,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名詩,也使玉門關聲譽遠播,千古垂名。玉門關建於漢武帝時期,離甘肅敦煌一百六十裡。

紫茗吐了吐舌頭:喲,這麼短!好,我說。被譽為‘七十二水歸正陽’的正陽關,位於安徽,著名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帶。

秀士道:劍門關位於四川劍閣縣北五十裡的劍門山,為古蜀道要隘。晉人張載作《劍閣銘》說:‘唯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唐代詩人岑參也有詩嘆曰:‘朝登劍閣雲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利用劍門之險,射殺北魏驍將張。

紫茗呷了一口茶說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中所說的陽關,在甘肅黨河西岸,自古與玉門關同為出塞必經之地。

秀士道:素有‘嶺南第一關’、‘南粵雄關’之稱的梅關,是一座頗享盛譽的名關。它坐落在廣東江西交界的梅嶺之上。梅關由於多梅而譽滿於世。在梅花盛開之時,清香撲鼻,醉逸遊人。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流連題詩。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詩雲: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煮紅梅。

紫茗打了幾個哈欠,說道:天這麼晚了,咱們還論什麼名關勝隘,真是昏了頭!放著美美的覺不睡,真是傻到家了。

秀士正色道:今晚你可不能溜之乎也,可要鑽桌子了,該你說了。

紫茗勉強打起精神道:好,我說一下,楚國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頭發全白了,這個昭關就在安徽小峴山之西。明代有人在昭關建伍子胥祠,附近有史勝褒禪山,山色翠靄,四面如周。中有起雲峰,並有龍洞、羅漢洞、洞xue曲折,深不可測,洞壁怪石鉕落,石鐘乳倒垂其間;下有慧空禪院,為明代鄭和所建,氣勢雄偉,院內古柏參天,竹木瀟瀟,四周山勢突兀,景色秀麗。寧代大詩人王安石曾遊此地,作《遊褒禪山記》,至今碑記尚存。

秀士問:你對那裡為何這般熟悉?

紫茗神秘地笑笑:那裡我的家鄉。

秀士道:有機會我一定到那裡一遊。我再說一個娘子關,在山西與直隸交界處;關居山腰,監桃河,靠綿山,陡壁如削,奇峰突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三晉門戶’之稱。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數萬駐守此地,因此得名娘子關,至今關上有‘唐平陽公主駐兵處’。關城下面有飛泉多處,還有水簾洞,方圓丈餘,水如碧玉,沖力極大。明代詩人王世楨有‘噴玉高從西極下,擘崖雄自巨靈來’的詩句。

秀士說完再一看紫茗,他已呼呼睡去。秀士扳醒紫茗,叫道:你這懶蟲,還未說完,怎麼獨自睡了?該你說了。

紫茗揉揉眼睛:我說什麼?實在想不出來了。

那就鑽桌子。秀士回答。

我說,我說,華容關。紫茗一字一頓地說,嘴裡流著口水。

哪裡有什麼華容關?

當年諸葛亮讓關羽守的那個關,赤壁大戰曹操慘敗逃至此處,被關公放了,要說人家關公,真叫仁義,以德報恩……紫茗伸出大拇指。

秀士道:你別打岔兒,快鑽桌子,那不是關,是華容道。

好,我鑽!我鑽!紫茗說著鑽進桌子,可是怎麼也出不來。原來秀士用一根手指撐著桌子,紫茗鑽到哪兒,桌子跟到哪兒,紫茗就是出不來。

這秀士好俊的功夫!尹福在窗外暗暗嘆道。

公子,讓我出來吧!紫茗求道。

秀士仍不理睬,只是嘿嘿地笑。

尹福見那秀士臉不紅,心不顫,全身如鐘,但不搖不擺。

公子,時候不早了,咱們明天還要趕路呢,你那書箱子還得要我背呢!紫茗在桌子底下東轉西爬,汗流浹背,就是出不來。

這時,一股風襲來。

重重的一擊,桌子劈得粉碎。秀士一閃身,一個黑影一閃。

出來吧。後生!一聲怪笑,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