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美好杭城(下)

“前面快到三潭印月啦。”

海子流連忘返於景色之時,小船已飄飄蕩蕩來到小瀛洲附近,聽到冬雪的呼喊忙順眼看去。

只見湖中一座綠意盎然的島嶼附近,三座石塔露出水面,塔的樣子如葫蘆狀,內有小孔,很是精緻漂亮。

船在遠離十來米遠的距離停下,隨著湖水緩緩蕩漾,冬雪講解道:“這三個石塔原本蘇軾疏浚西湖,為了顯示湖底淤泥淤積情況而建的。後來建成,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淵,石塔來相照,一時八月圓的奇景。如果中秋月明之夜,泛舟西湖之上,燈火從塔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那時就可領略煙籠寒水月籠紗的美境啦。”

海子驚奇的看著冬雪,你這講解的也太好了吧!

估計見多識廣的船家也沒見過這麼能說的妹子,也忍不住伸出手對冬雪比了個大拇指。

欣賞了一會三潭映月,海子詢問船家能否登小瀛洲遊覽一下,船家笑著拒絕。告訴他手劃船有規定,不許登島也不許太靠近小瀛洲,海子略帶遺憾只能作罷。

小船繞過小瀛洲繼續前進,按照著冬雪和船家商量好路線,一路劃向柳浪聞鶯,到達柳浪聞鶯處,兩人離船上岸,和船家揮手告別。

此時的柳浪聞鶯沒有黃鶯飛舞,競相啼鳴,也無綠發橫斜,柳絮繽紛。但樹木偉岸,枯枝橫生,錯落別致,偶見白色花朵和大片深綠布滿園中,冬日裡的柳浪聞鶯也是別有一番風情。

海子暗自嘀咕,怪不得能在西湖十景中排在第五,而且還是南宋時期皇室的禦花園。

當然,這些都是從冬雪一路講解得知的。

海子跟著冬雪漫步在公園裡,看看時間才下午4時許,時間尚早,便跟著冬雪繼續逛蕩。

遊覽一番公園後,冬雪帶著海子又回到湖邊,透過柳枝遠遠望去,紅紅的太陽漸漸落下,像一個大橘子,夕陽下方山影起伏不平,圓圓的太陽倒映在水面上拉出長長碧波粼粼的倒影,海子一時看的有些痴。

“咦?你是在看雙峰插雲嗎?”冬雪順著海子的目光朝遠處望去,“倒是有眼光,這個時間看夕陽可是很美的噢。”

雙峰插雲?聽冬雪的話語,海子仔細的看了太陽下方的那道山影。

果然,山脈最高的中間兩處互相對映,兩邊平整的低落下去,雙峰插雲一下有了那麼一絲意境。太陽緩緩落下,此時再瞧去,又多了三分美景。

“往雷峰塔這邊看。”冬雪用手一指。

海子倒吸了一口涼氣,皇帝老兒果然是好會享受!

一排綠色的高樹像標兵一樣整整齊齊,把雷峰塔隱在其中,雷峰塔高出樹尖的部分,遠遠望去少了幾分莊嚴古樸,多了幾道柔美絢麗,而橙色的夕陽剛好懸掛在雷峰塔右邊,天空灰黃兩色相雜,落日餘暉灑向湖面化作金黃色。

海子突然想起曾經網路上看到的一首詩。

夕照雷峰霞滿天,

天光雲影碧水漣,

漣漪拍岸輕舟過,

古塔輝煌萬人瞻。

海子和冬雪兩人靜靜地欣賞著雷峰夕照的美景,夕陽照著兩人身上,照射著兩人的身影很長很長,暮色下的影子彷彿都要貼近在一起。

太陽落山,初上的華燈照的仿若群星墜地。

兩人出了柳浪聞鶯公園,橫穿南山路就到了杭城歷史文化街區—河坊街。

這裡原本屬於舊朝的“皇城根兒”,傳承文化延續改建後,帶著些清末民初的風格,是一條集特色小吃,各色商鋪雲集的步行街,路寬10米左右的街道上,人如潮水,興盛鼎沸。

兩人走在青石板路上,吃著定勝糕,蔥包燴,臭豆腐各類小吃,看看孔鳳春香粉店,感受張小泉剪刀的鋒利,嘻嘻哈哈邊吃邊看,一直逛到夜晚8點才回旅店取回行囊,然後才連夜趕火車回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