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洛陽。
爾朱榮佔領京師洛陽,元釗及胡太後被俘。
進入洛陽後,爾朱榮曾問竹柏影一句話:“影公子以為,我當如何處置這些亂臣賊子?”
“殺一儆百,或斬草除根都行。”竹柏影淡淡回答,對於這些無關之人,他一向是視如草芥的。
爾朱榮聽了竹柏影給的答案,他在之後,便讓人將幼主元釗和胡太後押送至黃河,準備斬草除根。
到了黃河邊,胡太後是真怕了,對爾朱榮說了許多好話,甚至是懇求爾朱榮饒她一命,她願意奉上國璽,昭告天下,立爾朱榮為北國之君。
爾朱榮自打聽了竹柏影給的意見,便已經決定要當個舒坦的幕後天子了,如何還能聽胡太後這些為活命,而欺騙他的不實許諾?
最終,爾朱榮下令,將幼主元釗和胡太後沉入黃河,更是殘殺了不少朝中大臣。
他覺得竹柏影說的很有道理,殺一儆百,殺一百人,不就能儆一千人了?反正是殺的人越多,那些蠢蠢欲動不安分的人,便會越少,不是嗎?
之後,爾朱榮便擁迎長樂王元子攸即位,他則舒服的當起了幕後天子。
歷經兩個月時間,胡太後從殺子,立孫女為帝,又廢其帝位,立元釗小兒為帝這些事,可謂之皆是荒唐至極。
最後,她自己落得溺死黃河之中的下場,北國江山,也被她糟蹋成了末路王國。
竹柏影在爾朱榮忙忙碌碌,心情正好之時,帶著碎玉她們不辭而別了。
風情與風月也在爾朱榮殺了胡太後之後,也悄然的離開了洛陽城。
她們的仇人就是元伯雋與胡太後,如今他們都死了,她們大仇得報,也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當權者的寵愛,永遠都是當不得真的。
與其年老色衰惹人嫌,不如在最美好的華年裡離開,給人留個美好的念想。
風情什麼都沒給爾朱榮留下,可說是做到了極為的冷靜無情。
風月給爾朱榮留了一封信,也只寫了寥寥兩句: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爾朱榮不解此兩句為何意,便讓人去叫竹柏影。
可下人卻去而複返來回稟,竹柏影早已離去了。
爾朱兆恰好到來,見他叔父滿身的怒氣,他便走過去行一禮,關心問道:“叔父這是怎麼了?是有人惹叔父生氣了嗎?”夢君也一起來了,他看桌上紙上寫著兩句詩,便隨口說道:“這詩不好,就這兩句好,解釋起來還有兩種意思。”
爾朱榮見夢君懂詩,便看向他算是溫和道:“小君能為叔叔解釋下,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當然可以了。”夢君笑著走過去,彎膝跪坐在一旁,伸手拉了紙張到面前,指尖點著這兩句詩,說道:“這首詩是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大概意思是你要無情我便棄,可是最後她又心有不捨,便寫了這兩句酸澀的詩句。後來,這兩句詩就成兩種意思,一種是你我相愛一生一世一雙人,一直到頭發白了都不分離。另一種卻是……你給不了我一生一世一雙人,所以咱們就後會無期吧!”
爾朱兆聽著夢君給出的解釋,他眉心緊皺,很怕夢君惹了叔父生氣,被叔父一巴掌拍死。
爾朱榮伸手拿起那張紙,望著這兩兩行娟秀的小字,他心裡忽然有點痛。也是在這一刻他才發覺,自己竟然真對那個小丫頭動心了。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呵呵!他的確給不了她一顆完整的心,也不可能真的能和她白頭不相離。
爾朱兆見他叔父這般傷心,他便走過去拉起夢君走了。
這個時候,叔父應該是需要一個人待會兒的。
至於風情和風月兩姐妹?走了也好。
爾朱家太不平靜,她們長留於此,終會有一日被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