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01.第401章 好戲(四)

陳長史稟報的主要是朝廷公文往來,還有南陽郡諸縣上報的事務。這些事都要姜韶華做決斷。

馮長史稟報的是王府錢糧支用等。馮長史也是個妙人,當著鄭宸和王瑾的面肅容道:“……今年冬麥長勢不錯,應該能有個好收成。不過,朝廷屢屢從南陽郡徵糧,對我們南陽郡來說是個極大的負擔。”

“臣懇請郡主上書朝廷,言明南陽郡存糧告罄。”

鄭宸臉皮厚度足夠,聽了沒什麼反應。

王瑾的麵皮就要薄一些,有些火辣辣的。畢竟,從南陽郡徵糧一開始就是他親爹王丞相的主意。王丞相打著大義的旗幟,真正要做的是什麼,大家都清楚得很。

崔渡心裡悄悄一樂。馮長史也夠狡猾的。南陽郡今年秋收大豐收,存糧還夠吃三年!就是朝廷再徵個兩三回糧食,也足以應付,哪裡就存糧告罄了?這是當著和尚罵禿驢哪!

姜韶華略一點頭:“確實該上一道奏摺。今日就請陳長史斟酌動筆,寫好了呈給本郡主。”

接下來,楊審理沈工正聞主簿等人一一稟報自己負責的事務,請郡主定奪。

姜韶華話語簡潔,乾脆利索地下了指令。

有外人在,有些事就不便稟報了。譬如湯家糧鋪陸續撤回人手,譬如親衛營送回了最後一批饑民,再譬如各縣收容的饑民安頓情形等等。於是,今日南陽王府的議事一個時辰就結束了。眾屬官各自匆匆離去忙碌。

王瑾用敬佩的目光看著姜韶華:“王府議事效率實在高,這麼多事務,竟然一個時辰就商議妥當。”

換在朝堂裡,一件事得來來回回地爭辯扯皮,幾乎事事都牽扯到丞相黨和太后黨,樣樣都要爭個高下。

姜韶華淡淡道:“南陽王府我說了算,沒人敢拖後腿,也無人陽奉陰違。我吩咐什麼,下面就做什麼,如此一來,辦事效率自然高得多。”

王瑾臉皮又有些發熱。

鄭宸目光一閃,忽地說道:“南陽郡只是一郡,十四縣人口加起來也就十萬左右。王府屬官就這麼幾個,郡主治理起南陽得心應手。換在大梁朝堂裡,像南陽郡這樣的地方足有三百,縣令千餘人,京城六部裡的官員就有幾百。文官武將勳貴宗室,人心複雜。掌控朝堂,絕非易事。”

姜韶華瞥鄭宸一眼:“鄭舍人說的是。皇上登基還不足一年,對政務尚不精通,朝臣也未全部歸心誠服。小事推諉,大事爭鬥,朝堂充斥著一群權慾薰心之輩。等過幾年,皇上精通政務,也就不會被人擺佈左右了。”

最後一句,何其犀利。

朝中爭鬥不休的權臣,正是王丞相和安國公。王家被譽為大梁第一世家,鄭家身為外戚,同樣野心勃勃。

鄭宸面色未變,深深看了姜韶華一眼:“郡主言之有理。”

王瑾忍著尷尬附和:“皇上雖然年少,卻勤勉政務,一心為民。日後定會是一代明君。”

姜韶華扯了扯嘴角:“本郡主會全力輔佐支援皇上。誰敢暗中作祟,就是本郡主的敵人。”

鄭宸心明如鏡。姜韶華今日這些話,都是說給他聽的。因為,只有他們兩人清楚太和帝將要面臨什麼。

姜韶華擺明態度,要全力保住太和帝性命,穩住大梁江山。

那麼他鄭宸呢,他又會作何選擇?

崔渡看著這一幕,心裡暗自唏噓。什麼政治什麼朝堂,果然都不適合他。句句若有所指一語雙關,就不嫌累嗎?

算了,他還是安心種田吧!(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