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69.第869章 番外之若華(四)

“此事不難。”蔡郡守顯然是有備而來,立刻笑道:“牧民們也不是天生就愛東奔西跑。新梁城外有大批的田地,現在就可以組織人手開墾荒田。正好趁著這一年光景,開出幾萬畝良田來。等牧民前來,就可以直接分田給他們。”

“他們沒有糧種,也不會種田。衙門可以規定,只要來投奔的牧民登記入了府冊,就可以領一年的糧種。耕種的時候,府衙會派人教導如何種田,教他們用轅犁用各種器具。收來的糧食,全部都歸他們自己。”

“這等白拿好處的事,一旦傳開,便會有牧民爭先恐後來投奔。說不定,到時候盧郡守就要發愁,來投奔的人太多,新梁城根本容納不了。”

盧若華聽得會心一笑,從衣袖裡拿出了簡易的炭筆和紙張,唰唰地記了起來。

“不過,這麼做,也很考驗府衙官員的做事能耐。必須要公平公正,且有耐心,要容忍草原牧民們保留大部分原來的生活習慣。”蔡郡守繼續說了下去。

“也不必一味慣著他們。得在一開始就立下規矩,嚴禁隨意鬥毆殺人。府衙裡得有精兵,能彈壓得住性情野蠻的牧民。”

“到底如何施政,還得看具體的情形。這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得在日後的施政過程中隨時糾正。”

“移風易俗,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慢慢來。三年五年不行,等過個十來年,在新梁城裡出生的新一批孩童長大了,也就真正成了大梁百姓。”

蔡郡守掏心置腹,侃侃而談。

盧若華連連點頭,一頁紙很快就寫滿了。

姜韶華也聽得專注入神,不時問一句:“牧民們習慣了放牧,不知能否適應種田?”

蔡郡守笑道:“一開始必然是不習慣的。也不能指望他們交什麼田賦。以臣看來,新梁城在三到五年內,都得靠朝廷接濟一部分糧食。”

“不過,新梁城的意義,本來也不在這些。皇上設新梁城,是要讓所有草原部落的人歸心大梁。牧民們轉變為大梁百姓,放下彎刀弓箭,拿起鋤頭種地。草原的狼群,慢慢變成馴養的忠犬。”

“朝廷每年送大批糧食來,也值得。”

蔡郡守外表醜陋,心裡卻亮如明鏡。這一番話,說到了姜韶華的心坎裡。

姜韶華笑著點頭:“朕也是這麼想的。”然後,對盧若華笑道:“你且安心,放手去做。有朕支援你。”

“新梁城建好之後,五年之內免田賦。每年朝廷會按照戶籍上的數字撥糧食來。”

“另外,一年兩次的邊關互市已經成了慣例。馬耀宗要回京城,去做吏部尚書。朕將互市的差事也都交給你。”

“若華,用心當差做事,別讓朕失望。”

盧若華心情激盪,肅容拱手:“臣一定盡心當差,不負皇上厚望。”

為您推薦